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快来看看
2022-07-05 23:55 来源: 小李说健康
日常生活中,需要引起警惕的第3种食源性疾病,是布鲁氏菌感染。布鲁氏杆菌,在1886年由微生物学家布鲁氏首先发现。感染布鲁氏菌后导致的疾病,被称为布病,又称为地中海弛张热或波浪热,是1种人畜共患疾病,主要受影响的动物是羊、牛、猪,传播性及致病率最高的是羊型。猪型布鲁氏菌,曾在40年代被用于战争,70年代被销毁。布病主要侵害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严重者影响生育,甚至造成死亡。布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进食污染的鲜奶或乳制品,或者接触感染的动物及污染牛羊肉。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饮用现挤的羊奶或牛奶,接触牛羊等动物后,需要认真洗手。
日常生活中,需要引起警惕的第4种食源性疾病,是米酵菌酸中毒。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细菌产生的毒素,适宜这种细菌生长的温度是摄氏37度,产生毒素的最佳温度是摄氏26度,米酵菌素对紫外线敏感,但是,耐热性极强,100摄氏度高温煮沸,也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严重时,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出现血尿及呕血,惊厥、抽搐、休克,死亡率高达40%。预防措施,是避免食用鲜木耳,也不要食用泡发过夜的黑木耳或银耳;还要注意米粉或粉条等发酵食物的处理。好啦,要去清理冰箱啦,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