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首个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农民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黄晓慧 殷洁如
“村里真是越来越热闹了!”沪郊朱泾镇新泾村的乡村振兴核心区,大面积收割已经告一段落,农户们正在做最后的收尾,看着络绎不绝进村赏村景、看演出、寻民俗的外乡人,大家满心欢喜。
近日,以“稻梦田间”木栈道为舞台,以“云间新泾”展示厅为会场,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庆祝农民丰收暨乡村振兴示范展示活动拉开帷幕,整场活动通过主场仪式、文艺演出、项目路演、特色农产品品鉴等形式,展示了朱泾“三农”领域丰硕的发展成果,以及农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入‘联合体’省心多了。”新泾村大农户朱元林说,今年这茬稻,种子、化肥都和合作社一样享受的团购价,不定期,还有专家下田技术指导,收割后,只要一个电话,企业就派车上门收购稻子,价格比市场均价还高出许多。
朱元林口中的“联合体”,为金山区首个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去年金山区以龙头企业——上海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牵头,在新泾村创立“稻花湾”区域品牌,开启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保险公司”的五联合作模式。眼下,以朱泾为圆心,以G320文旅连廊为轴,已有132个合作社、12家庭农场、35户种植大户、69家农户与企业签下了“稻花湾”种植订单,订单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带动增收超320万元。
围绕“稻”字做文章,“稻花湾”品牌持续往深加工上发力,“我们与本地深加工企业合作,去年,推出的米糕、米昔反响都很好,今年还准备推出稻米油等新产品,这样一来,价值又能提升多倍,在产业链延伸的各个环节,我们都会优先吸纳村民就业。”盛致负责人陈建宇介绍,通过与市农科院共建优质稻品种示范和产业化开发基地,将研发更多具有乡村特色的高附加值产品,稳步构建由“一颗谷”向“一粒米”“一碗米汤”“一桶油”等转化的循环式产业链,实现原料供给与产品加工有效衔接,田间到饭桌的产业链衔接。
目前,朱泾正积极推进稻米智能化加工厂、青少年实践基地、农耕文化馆等项目落地。朱泾镇党委书记夏红梅表示,未来,将打造集稻米产销、稻田文化、休闲漫游、民俗体验为一体的郊野田园综合体,持续推动农民就业增收从单一的种植领域持续向二三产业领域拓展,让村庄即是景点,顾客也是游客,让农民享有“靠天、靠地、靠力”外更广阔的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会 演员李心艾暴瘦110斤!近照瘦出锥子脸,肩膀突出全身无一点赘肉
-
小 女人长期佩戴“金手镯”,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医生说出实情
-
会 55岁李若彤晒健身成果!穿运动内衣太性感,背部肌肉明显充满力量
-
人 康健园|厨房佐料叶能养生
-
药 总是反复发作荨麻疹,痒得受不了,要怎么办才好?
-
人 预防脂肪肝,这种运动最有效
-
澎 医保谈判有何变化?集采会否扩围?医保局80条回复透露这些信号
-
人 流感优势毒株转换、人群免疫水平较低…… 专家解释为何海南近期流感高发
-
儿 这种“鲜奶”喝不得!容易感染细菌不说,严重的还会影响发育
-
人 坚持以工业化思维经营农业
-
冰 华为大佬离世,给我们提了个大醒
-
人 为什么不能“日啖荔枝三百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