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景谷县:竹林丰产增效,科技特派团这样干

2023-01-05 09:03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普洱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舒成伟 文/图) “别砍了,别砍了,再砍就不剩几棵了,今年好不容易长出10多棵新竹子,让你们砍得才剩4、5棵啦,太可惜了……”,村民石凤山站在竹林边不理解地叫喊着。“哪里来的技术员,长得好好的竹子,砍掉这么多,明年还会出笋吗”,围观农户也纷纷质疑。近日,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一片片竹林里,景谷县笋用竹产业科技特派团的科技特派员们正带着村民忙着修整竹林。

科技特派团的郭玉红向群众解释,勃氏甜龙竹出笋采收结束后,就进入修剪的关键时期。每年新竹生成后,要适时淘汰老龄竹,通过“砍弱留强、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内留外”的方法,调整竹林的立竹度、均匀度、龄级结构,使丛生竹结构化,有效调节竹林的生长密度,改善竹林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病虫害,让竹林储存更多养分,便于来年竹笋高产丰产。

杨荣是景谷县最早种植勃氏甜龙竹的农户之一,在笋用竹种植方面有着丰富经验。2018年,他种植了20多亩勃氏甜龙竹,但产量一直上不去。为此,他专门找到科技特派团请教。经过科技特派员的现场指导后,他积极响应,第一件事就是砍掉竹林里的老竹子和发育不正常的嫩竹。他说,经过科技特派团的指导,2022年种出的甜笋又大又嫩,品质品相好,最大的有八斤多,价格也比往年高。采笋后,对竹林进行修整是为了让竹林更加透光、通风,保证其他有出笋能力的竹子更好地吸收营养,长出更多更好的笋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