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和急诊接诊量为日常数十倍之多 西南医大附院:能收尽收,应治尽治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

汪瑶 黄黎 路霞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随着就诊患者特别是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的增多,全国各地的医院都面临着强大的救治工作压力。
封面新闻记者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南医大附院”)了解到,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该院两院区发热门诊和急诊医学部接诊量激增,一度为日常的数十倍之多。最新数据显示,医院以往的发热门诊每天诊治患者的数量在10—20人次,而当下是400+人次,最高一天甚至达到了800+人次;急诊医学部每天的患者数量从200+人次/日,上升至最高800+人次/日。就诊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病情严重。
“不拒诊任何一个患者,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据了解,为确保能收尽收、应治尽治,西南医大附院打破按学科、按专业收治患者,使用分层分级救治模式,将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分类治疗、分层管理:发热、咳嗽的轻症患者建议居家治疗;肺部有改变的普通型患者收治到外科病房;肺部症状严重且有基础疾病的重型患者收治到内科病房;需要插管、上呼吸机的危重症患者收治到重症医学科救治……

同时,医院明确“全院一张床”思路,打破按学科、按专业收治患者的常规做法。医院目前有病床3200多张,如今一半以上用于收治新冠相关疾病的患者。医院还成立了重症管理委员会,组建急危重症新冠病毒救治专区,专门用于收治急危重症患者,扩充综合重症床位和备用可转化病床,从原有的77张扩增到268张,并统筹管理和调配全院呼吸机、CRRT、微量泵等仪器设备。此外,医院建立重症护理“人力池”,共有十批重症储备队720人,可实时调整护理人力资源。
“在新生儿科,100多个刚出生的宝宝遭受病毒的折磨,其中有50%以上的患儿来自市外”,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四川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该院还承担着川南地区新生儿的救治工作。目前,新生儿科50多个无创呼吸机高负荷运转,为确保患儿健康,医院还在筹备增添设备。除了保障孕产妇、儿童患者的救治通道,在老年重症患者、有基础疾病比如脑卒中、胸痛患者的救治上同样享有绿色通道。

据悉,为让众多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看病、取药,有效减少线下医疗的聚集感染风险、避免医疗挤兑,该院于去年12月13日开通互联网医院“病毒性感冒专区”,提供在线咨询、问诊、开方等功能,至今已有700余人次问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