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云南西盟:“一村一品” 各美其美

2023-01-06 17:29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沃野山川,流金叠翠。1月的云南省西盟县中课镇活力迸发:窝笼村理顺农村治理脉络,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班箐村以党建引领肉牛养殖产业振兴;永不落村探索践行“3+3+3”模式打造“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的边境样板;中课村运用佤味工坊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嘎娄村守土有责,建设强边固防示范村……

作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文化底蕴厚重的滇西旅游重镇,中课镇辖5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共有3766户12190人,居住着汉族、佤族、拉祜族等七个民族。

经过多年努力奋斗,中课镇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称号,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明显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西盟县中课镇。安娥嫩摄

党建引领红旗飘

中课镇坚持全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飘扬。班箐村六组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肉牛养殖模式,用党建“体检”,以支部“切脉”,率党员“作引”,切实将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助推肉牛产业稳步发展壮大。

突出组织引领,明确发展思路,党支部重点抓实骨干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号召他们先富快富,引导他们做勤劳致富的带头人。班箐六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书记李波率先认领养殖肉牛7头,同时积极建设牛圈170平方米,种植巨菌草2亩。多名党员积极跟进,进一步增强了班箐六组群众养殖肉牛底气。

在党支部引领下,班箐六组各类产业在逐步推进,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参与发展,以党建为引领的模式,正如一种坚如磐石的信仰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乡风文明共参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