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风吹日晒只为种出好菜
本文转自:张掖日报
种菜“达人”武雅琴:
不怕风吹日晒只为种出好菜

本报记者陈海段晓梅
这两天,甘州区党寨镇汪家堡村五社的武雅琴夫妇格外忙碌,种的辣椒和西红杮到了收获高峰期,辣椒每次摘1吨左右,西红杮摘15吨左右,采摘完后打叉绕秧。尽管忙碌,可武雅琴依然乐呵,积极乐观的她爱笑爱说,一边忙着农活一边逗乐子,惹得帮忙的几个村民喜笑颜开。
今年45岁的武雅琴是汪家堡村近几年涌现出的大棚蔬菜种植带头人。虽然家中能干活的只有两个人,但她敢想敢干,建起高效智能日光温室3座,种植辣椒、葫芦、西红杮等蔬菜,年收入近30万元,仅蔬菜种植收入占全家经济总收入的90%。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有17户群众建大棚种蔬菜,家家户户靠种菜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汪家堡村地处集镇中心、张掖市绿洲农业实验示范园区中心地带,在蔬菜大棚种植方面一直都走在前列。2020年春,甘州区委区政府下发“1号文件”号召各村建新型日光温室,镇村干部深入村社宣传动员。身为党员的武雅琴第一个带头,筹资20多万元建起1座长110米的高效智能日光温室。“当年8月底栽的西红杮收获了26吨,实现收益5万多元,当年就回本,还有个赚头。”尝到甜头的武雅琴信心倍增。
2021年,她又筹资39万元新建1座长170米的高效智能日光温室,当年8月底栽种西瓜,收益近25万元。看到武雅琴种菜的高收益,周边群众也跟着新建温室,两年间全村新建50多座高效智能日光温室。“2022年10月,我们又建了10万平方米大跨度覆棉被钢架大棚,预计今年1月底完工,计划2月头开始种植。”越干越有劲的武雅琴憧憬着移苗栽秧的日子。
“为了保证蔬菜长势良好,我们购买质量上乘的棚架和塑料布;为了保证蔬菜质量,到附近多个育苗中心进行质量比对;为了熟练掌握种植技术,隔三差五到周边种植示范户棚里取经求教……”武雅琴细数这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的过往,“只要能种出好菜,就能卖出好价,再苦再累也不怕。”武雅琴说,她不仅自己刻苦钻研蔬菜种植技术,还添加了山东寿光农业局专业教授的微信,通过网络跟专家学技术,为自己的“绿色宝贝”保驾护航。
种菜要有好收益,质量最关键。8月是蔬菜长势旺盛的时候,武雅琴和丈夫谢龙经常守在棚里,时刻关注蔬菜、西瓜的长势,从栽种初期到旺盛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虚心求教种植户和农技人员,耐心细致听专家、技术人员解答,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细心观察作物长势状况,及时发现作物病害,并向技术人员反馈寻求解决方法,通过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心血和汗水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她家种的蔬菜卖价总是全村最高的。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武雅琴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群众并带头流转土地,带头报名筹资修建高效智能日光温室,种植绿色蔬菜,通过科学示范种植,带领本村妇女增收致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
武雅琴始终没有忘记周围的群众,她把自己在蔬菜种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无偿传授给想致富的群众。武雅琴的蔬菜大棚还为周围群众解决就业,为乡亲们带来收益,改善生活。“平时来她的棚里帮忙,一天能挣150元左右。她热情开朗,待人亲切,干事麻利,我们也爱跟着她干。”五社村民杜香春说,在武雅琴的带动下,她们家2021年修建了94米的高效智能日光温室,2022年又修建了120米的大跨度覆棉被钢架大棚。“这几天正在搭钢架,过几天就可以移苗。”曾经在冬天里晒太阳纳鞋底的杜香春也不甘落后,紧紧跟上勤劳致富的步伐。
“希望自己的种菜经历能够丰富和开拓当地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思路,致富并不是只有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一条路,只要敢想敢干,在家乡一样能够实现致富梦想。”武雅琴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澎 新冠仿制药代购陷假药风波:价涨五六倍,业内人士称真假难辨
-
小 什么是迷走神经呢?它有哪些作用?一文了解下
-
蓝 医疗微观 |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陈轶维:新冠住院患者心肌炎发病率为普通病人16倍,如何应对?
-
彩 乙类乙管有哪些
-
上 感染XBB.1.5会大小便失禁?权威机构没说过的症状究竟从何而来
-
小 经常吃面条会促进肝病的产生,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
医 疫苗结构科学家:XBB是免疫逃逸最厉害的毒株 但我还是乐观的
-
人 撂荒?种树?山东惠民300余亩高标准农田陷质疑
-
澎 美国内科医生回应中国网民迷惑行为:免疫球蛋白不能防治新冠
-
小 吃皮蛋,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现在告诉你答案,不妨参考下
-
时 国家医保谈判首日:有药企代表直呼“开心死了”,新冠口服药还没开谈
-
小 “三甜伤肝,要少吃,二苦养肝,要多吃”,你吃对了吗?不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