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在曲阜感受中国年味
本文转自:济宁日报

图为春节期间,外国教师詹姆士和琪莉在曲阜同事家中度过新春佳节,感受满满中国年味。■记者 杨国庆 摄
■本报记者 鲍童
春节期间,在曲阜市陵城镇鲍庄村的一处农家大院里,一大家子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忙前忙后。而这忙年的人群中却有着两张外国面孔,他们帮着贴春联、挂灯笼,体验着过油、蒸花糕的乐趣……来自伊朗的James和摩洛哥的Chelly俨然已经融入到过年的氛围中,真真正正体验了一把原汁原味的中国农村年。
1月19日一大早,受到同事安娜的邀请,James和Chelly就来到了家里。“过年还有几天,今天叫他们来就是体验家里忙年的氛围,大年三十我还会邀请他们来家里吃饺子、守岁。”安娜告诉记者,去年James就来到她家里一起过的年,“大家一起吃饺子、守岁,村里过年的氛围给James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年春节前我就邀请了他们,来体验更多的春节习俗。”
Chelly曾在重庆等地生活过几年,4个月前才来到曲阜,也是第一次感受北方的春节氛围。在老家过年,安娜还特意为Chelly准备了一件红色的衣服,“红红火火的颜色就更有过年的氛围。”
贴福字、贴春联、挂灯笼……作为一位男士,这些需要爬梯上高的工作都成了James的“杰作”,一番布置也让家里年味十足。Chelly则进到了厨房里,和安娜的婆婆一起过起了油。灶台上滚烫的铁锅中,炸着酥肉和丸子,在逐渐升腾的烟火气中,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烈。
“年夜饭要吃鱼,才能‘年年有余’,我知道这些春节符号都充满了吉祥的寓意。”指着即将下锅的鱼,Chelly用汉语告诉记者,“来到中国以后,慢慢地就被这里的文化所感染。我觉得中国人更看重的是春节与家人的团聚,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像是整个家庭的大聚会,我很开心安娜能邀请来家里过年。”当听说安娜的妈妈家正在蒸花糕,James和Chelly就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两家距离不算远,驱车十几分钟,就来到了位于小雪街道东鲁贤村的安娜妈妈家。厨房里几位大娘正围坐在一起,擀面饼、揉成条、摁上枣,她们身旁一屉屉堆起的蒸笼、漫出的腾腾热气,弥漫整个房间,面团的清香、升腾的烟火气,让James直呼“真奇妙”。
“农历新年最让我享受的,是人们专门为此准备的美味佳肴,去年我就吃了饺子。今年体验了制作花糕的过程,让我更加感受到了春节的仪式感。”James毫不掩饰自己的“吃货”本性,随手拿起一个枣就放进了嘴里。“甜蜜代表幸福,我想这就是人们辞旧迎新特有的祈福方式吧。”James说。
感受到了中国新年带来的浓浓暖意,“老家、美食、温暖”这几个词语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James和Chelly都告诉记者,这是这些年来最原汁原味的一个春节。在阖家团圆的节日里,他们完全没有身在异乡的感觉,是这种富有“人情味”的温暖文化,将他们留在了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