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是不是天天运动了,就一定不会患癌了?一文揭晓答案

2023-01-28 21:22 来源:明珠号 小肆说健康

癌症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像“恶魔”一般的存在,我们在明,它在暗,虽然医学水平在不断的进步,但是面对癌症依然是没有什么百分百的预防、治疗措施,但这并不以为着人类对癌症真的就是手无缚鸡之力。

有一些患癌抗癌成功的人在分享自己抗癌的经历中,总是会提高“运动”,他们认为运动非常的有必要,那是不是人只要运动起来就能抗癌?

《Medicine&ScienceInSports&Exercise》曾发表研究表示,如果想要改善身体的整体状况的话,运动就可以,如果是想远离癌症的话,通过运动可以让身体形成一个“抑癌环境”,就是因为运动可以让身体产生一种延缓癌细胞生长的物质——肌细胞因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表示,想要改造并消灭这个疾病的话,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拥有强大的免疫力,可以帮助身体更好的对付癌细胞,而进行适度是运动是基本。

和经常运动的人相比,是不是不怎么运动的人患癌风险更高?

《Medicine&ScienceinSports&Exercise》发现美国3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患癌的人当中有近5万人与缺乏体育锻炼有关,尤其是胃癌患者居多,但这个研究并没有说缺乏运动就一定会患癌,只不过身体的整体情况可能比经常运动的人身体更容易获得癌症的青睐。

说了这么说,也就是一个观点,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抗癌!那如何运动可以最大化程度的远离癌症,降低患癌风险?继续往下看。

《CancerResearch》通过对2000多名的男男女女进行20年的随访,最后总结数据发现,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将转移性癌症的发生风险减少73%。

支撑这个研究结果的说法是因为身体在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后,体内的葡萄糖会被大量的消耗,这会让肿瘤没有充足的能量供应,处于“饥饿”的状态,没有充足的糖分支撑它发展、转移,从而降低了身体患癌风险。

那什么是高强度的运动?

一般用来看运动强度的话,通过“心率”这个指标来判断,如果运动达到高等强度的运动的话,心率最起来要达到最大心率的70%——80%,一个人的最大心率是(220—年龄)。

如果你今年50岁的话,最大心率就是220—50=170,再用170分别×0.7和0.8,得出来的结果是119—136次/分钟。

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位50岁的大叔想通过运动抗癌的话,每天运动可以戴一个测心率的手表,随时的观测心率变化,要是心率在119—136中间了,就说明运动达到高强度了。

运动有很多种,但如果想达到高强度运动的话,通过太极、瑜伽、散步肯定是不行的,想要快速的让身体达到高强度运动,那运动项目确实是需要稍微的“刺激”一点,可以试一试骑行、羽毛球、快跑、游泳、爬山、跳绳等,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就可以。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个强度的运动的,就比如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身体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等,是不建议轻易尝试的。

不是说想要抗癌一定要达到高强度才是可以的,只不过这个强度的运动抗癌可能效果比中等强度的运动好一点,其实比起不怎么运动的人,你每天就算是走走路,那身体也会收获相应的好处的。

那是不是天天运动了,就一定不会患癌了?

虽然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坚持运动可以帮助身体远离癌症,降低患癌风险,但并没有研究证实只要天天运动就一定不会让你的癌症,所以运动有用的话,每年全球也不会有上百万的癌症患者了,也不会每天都有人因为癌症而死亡了,只不过运动减少了癌症发生的几率,但癌症发生的风险还是存在的。

此外,家里是否有癌症病史、每天吃的三餐是否健康、生活是否是积极乐观的、工作性质是否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的、生活环境(空气、水源、土壤)是否干净等等也是会影响癌症发生几率的,你能说天天运动就可以抵消其他致癌因素了?自然是不可能的。

那做高强度运动,有什么注意事项?

湖南省胸科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副主任张志明提醒大家字啊进行高强度运动之前一定要记得有热身的动作,尤其是现在气温低,身体并不是很灵活,要是运动之前不适当的热身20分钟的话,可能会导致摔倒、关节损伤等。

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心率的变化,适量而行,运动一定要以“无痛”为原则,发现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最好停止运动,短时间没有缓解,最好就医。

高强度运动后可以拉伸拉伸缓解肌肉酸痛,不要运动一结束就立马坐下、蹲下、喝冰水,可能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产生恶心呕吐、头晕眼花、耳鸣的症状,严重晕厥,慢慢的放慢动作,原地的走一走,等心跳慢慢的缓解。

综上所述,运动是一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事情的,比起不喜欢运动的人,经常运动,慢慢的你会发现身体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