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利州:“摩托村医”的深山“逆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徐永高在去村民家的路上。李霞摄
春节期间,阖家团圆。新年的喜庆挡不住深山里的寒意,拎起药箱,跨上摩托车,伴随嗡嗡的引擎轰鸣声,63岁的村医徐永高穿梭在蜿蜒的山谷道路间。刺骨的寒风,如刀子似地猛刮着脸,徐永高却习以为常。
徐永高所在的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徐家村,坐落谷底、群山环绕,近800名村民分散居住在莽莽群山间。当越来越多的村民翻山越岭,走向繁华城市时,徐永高却坚守大山深处42年,成为村民健康的“守护神”。
1981年,跟着乡里老医生“拜师学艺”后,徐永高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徐家村,挎起药箱踏上了行医路。守着大山,守护村民,成了他大半辈子的使命。
42年间,他见证了村里从简易小药房到标准卫生室,从双脚步行出诊到骑摩托车出诊。“现在鞋子倒是坏得不勤了,摩托车却换了4辆,成本高了不少呢!”徐永高笑言。
二十来分钟的翻山越岭,徐永高驶进村民罗兴碧的院落里,熄火停车后,便步履匆匆向屋内奔去。
“徐医生快来坐,大过年的,给你添麻烦了。”尽管身体不适,70多岁的罗兴碧仍热情招呼他坐。
“嫂子,今天感觉哪里不舒服?咳嗽好些了没有?有没有按时吃药?”了解病人伴有胸闷头晕症状后,徐永高翻开药箱取出针管和药品,给老人安排了输液。
新年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救治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利州区从专家力量、医疗救治、药品物资等方面进行资源下沉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发挥,要求对农村地区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送药上门、送医到家等服务,全力保障农村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作为全区118名守好基层群众健康“第一关”的乡村医生一员,自2022年12月以来,徐永高犹如迎接人生“大考”般严阵以待。
为了能让村民看得上病、吃得上药,及时得到救治,即使在春节期间,他也是枕戈待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一个电话,他准能和他的摩托车及时出现在村民的院子里,一刻不敢耽误。
“他就像村里的‘120’,随叫随到!”村民徐明芳说。
徐永高四十多年如一日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
和徐明芳一样,一说起“摩托医生”徐永高,徐家村的乡亲们都赞不绝口:“医术好,身体不舒服,我们都找他!”“心细,平时对我们态度也很温和,跟我们像亲人一般。”“我们信得过他,找他看病我们很放心。”……
“我是医生,也是党员,让乡亲们走最少的路、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是我最简单的愿望。”42年来,徐永高已为村民提供超过5万人次的诊疗服务,累积了400多本处方笺,脚步遍布村里的每个角落。
一次次出诊经历,让徐永高的脑海中生成“一张地图”,不仅能“显示”通往各家各户的乡间小路,更“标记”着村民们的身体状况和病症。
春节期间,新冠感染医疗救治是徐永高面临的重要挑战,他的手机24小时不敢关机,病人多的时候,还要叫上妻子和儿子搭手,帮忙照看病人输液、入户送药等,而他自己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出诊、看病、建档案……
“村里大多是空巢老人,我能做的就是帮助大家渡过这道‘难关’,健健康康过新年!”徐永高由衷地说。
山间寒意愈发浓烈,“叮叮叮……”出诊电话响起,来不及道别,徐永高又挎着药箱蹬上摩托,朝山谷的方向疾驰而去。(李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财 阿兹夫定每瓶又降百元,进口新冠药还香吗?
-
新 妇科检查检查什么?好不好?青岛首大妇科医院专家讲述
-
医 病毒感染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新冠带来新的证据?
-
每 江西莲花:走“牛”路 兴“牛”业 发“牛”财
-
人 阳康后有必要做新冠抗体检测吗?专家回应
-
每 “阳”后引起脱发?出现这些情况需就医
-
上 “阳康”男子春节左脚肿痛,检查结果让人后怕!医生提醒:致死率极高
-
我 大蒜防癌、喝粥养胃……你被这些“生活常识”骗了多久?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每 “强村贷”助老徐迈过资金短缺坎儿
-
人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小 高血压患者不应多吃这3种素食的原因,一文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