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勐海:冬闲田种植荷兰豆 拓宽增收致富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杨春梅 杨戬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阿镇结合镇情实际,充分利用冬闲耕地资源,开展“稻蔬轮作”,种植300余亩荷兰豆,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走进勐阿镇荷兰豆种植田地,清爽的豆花香扑鼻而来,矫健的藤蔓顺杆攀爬,长势正足,豆藤上开满了白色小花,也缀满了鲜嫩翠绿的豆荚,绿意盎然的豆田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忙着抹芽、顺藤,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

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勐阿镇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农户家中进一步了解农户种植意向、引导当地农民开展“稻蔬”“稻瓜”“稻玉”等轮作模式,让村民不仅成为产业发展的受益者,而且成为新产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路。
勐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告诉记者:勐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通过三年的努力探索试验,找到利用水稻冬闲田种植白花菜豌豆(荷兰豆)的新路子。白花菜豌豆(荷兰豆)抗病性、抗逆性特征比较强,适宜勐阿镇冬季气候,加之水肥一体化技术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户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荷兰豆,属性喜冷凉且长日照作物,成本低、周期短、回报高。荷兰豆产业让群众流转“冬闲田”增加了收入,流转价格达每亩700元至每亩1000元一季,让“冬闲田”变身“增收田”。另一方面因荷兰豆栽培过程需要精耕细作,平均每亩用工30人以上,增加了周边群众务工机会。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收薪金,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今年我们丰收公司在响应勐阿镇政府稻蔬轮作的号召下,在旱改水的水田上种植了330亩荷兰豆,长势是比较良好,它的产值每亩可以达到1吨以上,经济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每亩,纯收入能达到5000元左右每亩,比起其他冬生的经济作物,经济效益是比较可观的。”勐海曾收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云南丰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长曾国动说。
勐阿镇嘎赛村村民赵小妹高兴地说道:“我来到这里务工有两个月了,一天工资120元,一天做8小时,比做其他农活轻松多了。”

近年来,勐海县勐阿镇立足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探索稻蔬、稻瓜、稻玉轮作新模式,瞄准市场,精准发力,大力发展茶、水稻、甘蔗、百香果、桑蚕等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不仅保障了农民的“粮袋子”,丰富了“菜篮子”,还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切实拓宽农民致富路,持续唱响农民增收四季歌。
勐阿镇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蒋伟表示:粮食安全生产是第一任务,勐阿镇将不断积极探索稻蔬、稻瓜轮作新模式,减少冬闲田,提高土地利用指数,增加农户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澎 医保谈判成功率创新高:有罕见病药从6万降到3000多,百万抗癌药无缘,有何影响
-
每 肥胖也有性别“歧视”
-
医 病毒感染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新冠带来新的证据?
-
每 修文:农技人员 田间传经
-
深 新冠恢复期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 需前往医院检查
-
健 百天正唐复合磁通络治疗仪产品介绍
-
上 “阳康”男子春节左脚肿痛,检查结果让人后怕!医生提醒:致死率极高
-
人 乌什县:走向致富有“法宝”,冬闲时节“种”菌忙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小 突然觉得肋骨疼,怎么回事?总结出4个原因,不妨自测下
-
健 新冠变异病毒能否人工合成?专家:技术上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困难
-
每 空间站里做运动 神十五乘组也要身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