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乌什县:走向致富有“法宝”,冬闲时节“种”菌忙

2023-02-02 01:19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冬季农闲时节,万物冬藏,生产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但在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的菌棒厂内,一派热闹繁忙景象,大家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加工菌棒,套袋、窝口、插棒,操作娴熟、配合默契、忙碌不停。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菌类种植户的“春天”,要来得更早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菌棒,正是托万克麦盖提村走向致富的“法宝”。

▲工人在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的产业孵化园孵化车间里作业

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食用菌产业孵化园负责人冶金华说:“这个季节是菌棒生产的关键时期,需要在4月20日之前完成全部生产,才不耽误春季的种植。”

据了解,托万克麦盖提村的菌棒生产车间每天可生产3万棒以上菌棒,目前已生产12万棒菌棒,已经快到养菌的环节了。“我们全力生产350万棒菌棒以后,进棚育菇能够达到1000万元左右的产值。”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食用菌产业孵化园负责人冶金华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在做好满足自身种植需求生产的同时,也在积极对引进其它小品种菇类菌棒的加工生产,从而达到加工、种植、销售的良性循环。

托万克麦盖提村人均耕地13亩,但因种植结构单一、土壤盐碱大等原因,粮食作物收成不好,林果品质不高,村民增收存在困难。

2017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会同农业、水利等部门一起寻找突破口。

经过调研,终于找到了出路:托万克麦盖提村气候凉爽、水资源丰富、林果种植面积不小,非常适合林下食用菌种植。

工作队引入企业打造食用菌产业孵化园,建成日产3万个菌棒自动化生产线,10座现代化温室种植大棚、22座黑木耳吊带大棚、10座香菇棚,50亩地摆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带动60户村民年增收5000元,30多名村民进入孵化园就业,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8400元。

▲种植户在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的智能温室大棚里采摘蘑菇

“我来到这个孵化园工作以后,一个月工资是2700元,我爱人一个月工资是1800元,我们都特别喜欢这份工作。”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村民艾麦尔·如苏力说。

艾麦尔·如苏力一家四口过去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随着村里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他们家56亩土地流转后,他和爱人都在孵化园里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

“两个人一年收入5万多元,加上土地流转和牛羊养殖的钱,一年收入14万元左右。”艾麦尔·如苏力说。

▲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民一起采摘食用菌

2022年,托万克麦盖提村投入350万元扩大再生产,建设产品包装分拣中心、产品展示中心、预冷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还建立“党支部+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村民+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通过流转土地、项目配套、资金入股等方式,依托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

“2017年村里的集体收入不到35万元,2022年村集体的收入达到300多万元,不仅巩固了全村脱贫攻坚成果,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在公共文体、卫生设施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村委会主任亚森·乌拉伊木说。

▲技术人员正在向村民讲解食用菌管理技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托万克麦盖提村还抢抓乌什县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结合全村丰富的林业资源和食用菌种植产业,延伸发展休闲农业,陆续建成民宿、特色餐饮、田园观光等文旅项目,创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做活“旅游+”文章,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新活力。

▲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访惠聚”工作队在温室大棚里查看黑木耳菌棒涨势情况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高世凯说:“今后,我们将以乡村旅游和食用菌产业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我们的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观光旅游互相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村民早日实现小康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