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心脏换了以后,会有原主人记忆和性格吗?科普下

2023-02-04 20:23 来源:明珠号 小肆说健康

前言:

阿强(化名)在5岁那年就不幸查出了肥厚性心肌病,他在15岁那年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此后他开启了休学生活。在手术后的两年时间里,阿强不管是在自己还是在家人看来,都是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巨大变化的。

在心脏移植手术前,阿强暴躁、任性,一如每一个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子一般令人头痛。但是在手术成功后的两年时间内,阿强变得异常乖巧懂事,家人们都感觉省心了不少,阿强自己也从和家人的和平相处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一家人可以说是其乐融融。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阿强结束休学生活重新走进校园以后,他几乎是一下子就变成了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在他参加中考那年,还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在得知阿强做心脏手术时的供体器官主人是一个高学历人才时,人们不禁疑惑,是不是因为心脏移植会继承供体的性格和记忆,所以阿强才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这个观点是真的吗?

一、心脏的功能决定其无法记忆和遗传

与肝移植、肾移植相比,人们对心脏移植这个领域是更加陌生的。在影视作品的影响下,人们对“换心”可能会有过分夸大和魔化的看法。多年来,各种小说杂志中有关于“换心人”的神秘传说也层出不穷、只增不减,更给心脏移植这个领域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

尽管阿强的故事并非虚构,“换心”学霸确有其人。但“成为学霸”这个结果和“换心”之间,并没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人的心脏没有记忆和遗传的功能,所以那些认为心脏移植的人会继承供体的性格和记忆的观点是非常主观臆断、不正确的。

人体的心脏只有两个功能,那就是泵血和内分泌。杂志、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中,传得神乎其神的记忆、遗传之类的功能,完全是作者的想象。在人体中真正具有记忆功能的是人脑中的海马体,而行使遗传功能的则是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DNA和RNA,将这些功能胡乱添加在心脏上的人,是没有一点医学常识的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