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梁家油菜种”远播海内外

2023-03-08 07:00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深耕30多年

“梁家油菜种”远播海内外

农技专家指导农民制种。 通讯员 欧阳纯朴 全媒体记者 陈霜 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霜 通讯员齐然然)春风和煦,草长莺飞。在襄城区卧龙镇梁家村一带,连片的油菜制种基地,一片生机盎然景象。早在20世纪90年代,梁家村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合作,启动杂交油菜制种项目,30多年后,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不仅让田野芳华无限,更展开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一粒小种子看起来不起眼,却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更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的根基。梁家村地处襄城区和谷城县交界的丘陵地带。村内分布着许多封闭和半封闭丘陵山地,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小气候,为杂交油菜制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3月6日,在卧龙镇梁家村油菜制种基地,一说起“梁家油菜种”,大半辈子扑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的高雄文滔滔不绝。

高雄文是卧龙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他告诉记者,卧龙镇油菜制种由来已久。1992年,梁家村杂交油菜制种生产成功,种子品质佳、卖价高,很快吸引了全镇18个村近万人参与油菜制种工作,面积达到1.2万亩。21世纪初,全镇油菜种产量稳定在120万斤左右。然而,参与制种的农民多了,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梁家油菜种”供大于求,经济效应越来越弱,全镇制种面积随之断崖式萎缩,不足千亩。

近年来,高雄文和乡亲们在各级惠农政策及襄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重振旗鼓,以科技赋能提升种子品质。选种过程中,针对梁家村自然条件,选取耐旱、抗倒伏的父本和母本;杂交过程中,在不同地块测试不同配比,最终确定2排父本、4排母本的最佳搭配;施肥过程中,通过科学实验,降低氨氮磷的比重,增加钠钾含量。

经过不懈的努力,“梁家油菜种”再次擦亮品牌,亩产一跃提升至300斤,凭借优良品质远销国内油菜主产区,出口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家。

一个良种可以带动一个产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目前,梁家村的油菜种植户达113户,面积2000多亩,在油菜移栽阶段,还吸引了大批外村人来村务工,充分利用了闲置劳动力。

与此同时,在以梁家村为中心的制种基地带动下,周边横岭村、莲花村、洪庙村、徐台村、垱华村等也投入到油菜制种产业中来,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年产值超过500万元,油菜制种产业为当地乡村振兴、群众增收铺就了一条“金色致富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