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辽中区后边外村“一地生四金” 3年绘出“新画卷”

2023-03-22 02:44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新闻提要:“一把锄头二亩地”——村集体欠债80多万元——引进蟹田养殖项目——实施“一地生四金”——蟹田产值380万元——自建道路安装路灯——村屯近年发生巨变——成为“幸福宜居村”

螃蟹舞 米香甜 蔬菜鲜 药材贵

辽中区后边外村“一地生四金” 3年绘出“新画卷”

后边外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辉(右)与农户对话

3月21日,在辽中区茨榆坨街道后边外村的一处大棚里,戴着彩色头巾的农民们正一边栽种冬瓜秧,一边热闹地聊天。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向远处延伸,在春天里生发出勃勃生机与美好。

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只待春耕的普通农田。后边外村也是个没项目、没产业、没家底的“三无”村,村集体欠账高达80余万元。现如今,后边外村村级固定资产达到400余万元,设施农业、养殖业等已结出硕果。村民也告别了脏乱的环境,路宽、街美,生活更幸福。是怎样一段艰辛的历程成就了后外边村美丽的蝶变呢?

摘贫困帽 如今“一地生四金”

“2019年12月,我刚接手时,村集体欠外债80多万元,老百姓生活条件也不行,就业都成问题。”后边外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辉说。为了让全村人不再过“一把锄头二亩地”的穷日子,他从致富能手、民营企业带头人、外出务工返乡和回村复转军人中选拔村两委后备人才。换届后,精挑细选的班子整体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用一年时间清理盘活了三资、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偿还了村里的全部外债。到2020年底的时候,村集体收入达到了230万元,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2021年初,村党支部带领水稻种植大户到盘锦考察,引进蟹田养殖项目200亩,年产值增长近20万元。这个看得见、够得着的好项目让大家有了信心。2022年,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大到1200亩,产值达到了380万元。2023年,后边外村积极引导有基础、有资源的农户抱团发展,将全村550户村民的2800亩水稻田、300亩玉米地经营权集中到合作社,土地流转价格平均从每亩650元提高至950元,村民可以在合作社参与经营、打工获取额外报酬,年底合作社还将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红。此外,后边外村又尝试与九春、荣程两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深度合作,探索“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