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可怕!原来黄体功能不全离不开4大因素

2023-04-10 08:52 来源:明珠号 阳光中的我

黄体功能不全(LPD)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出现排卵性功血,且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黄体功能不全在育龄期女性中的自然发生率为5%,在不孕症女性中为3.5%-10%,在早期妊娠流产人群中为35%,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为23%-67%。

一、黄体功能不全有什么表现?

众所周知,黄体是受精卵着床时的“养料”,因此,若黄体功能不全,不管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都可能会造成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胚胎因没有得到足够的喂养而营养缺乏,久而久之,将无法长大,诱发流产甚至习惯性流产。此外,若黄体功能不全的情况较为严重,可能导致受精卵尚没有完成着床,黄体就已经消耗殆尽,那么,此时就会形成不孕或者反复生化妊娠。

除上述症状外,黄体功能不全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体征上的表现,比如月经周期缩短、不规则阴道出血等。

二、如何确诊黄体功能不全?

基础体温测定法:若基础体温升高天数≤11天、上升幅度≤3℃或上升速度缓慢,应考虑黄体功能不全。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存在致命缺陷(①患者自测,误差较大;②需要持续监测3个月左右,难以坚持),因此,难以明确诊断黄体功能不足。

孕酮测定法:孕酮是黄体分泌的主要激素,因此,孕酮水平可以反映黄体功能。若黄体中期抽血检查孕酮水平<10ng/ml,可以诊断黄体功能不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孕酮分泌变化较大,因此,临床建议反复进行多次检查,且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测定。

内膜活检法:是诊断黄体功能不足的“金标准”。如果活检的内膜比起应有的组织学变化落后2天以上,即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

三、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是什么?

1.卵泡发育不良

黄体由卵泡排卵后演化而来,卵泡颗粒细胞演变成黄体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演变成黄体卵泡膜细胞。当促性腺激素分泌失调或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时,卵泡发育不良,颗粒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此时生成的黄体质量差,其分泌孕激素的能力也下降。

2.高泌乳素血症

研究指出:适量的泌乳素对维持黄体功能是必要的,当女性体内的泌乳素水平过高时,可直接作用于卵巢的β-羟固醇脱氢酶而影响孕酮的合成,导致黄体期缩短、闭经、溢乳和不孕。据报道:约40%的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伴有高泌乳素血症。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黄体功能不全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黄体功能不全者占25%-45%。

4.节食或过量运动

节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的饮食)和过量运动,首先会导致生殖内分泌轴反应下降,FSH和LH分泌减少,继而可影响卵泡发育和黄体功能,导致黄体功能不全。

四、黄体功能不全该怎么治疗?

目前临床尚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黄体功能不全,因此,若女性没有生育诉求,可以暂不做治疗,但如果正计划怀孕,或经历过反复流产,可以选择直接补充孕激素或在排卵日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破卵针)进行干预治疗。此外,对于疑似黄体功能不全的,通常不建议做深入的检查,而是关注自身诉求并展开相应的治疗。

昆明送子鸟医院多年致力于多囊卵巢综合症、高泌乳素血症、月经不调、卵巢早衰、排卵障碍及无排卵综合症等内分泌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和精索静脉曲张、感染等病因引起的无精、少精、弱精的引起的男性不育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专家组领导带领之下,众位专业医生形成了多学科的技术团队,为患者提供优化、经济的治疗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