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大梦想,江苏为140多家数百种特色美食搭台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南京盐水鸭、盐城藕粉圆、如皋肉渣、蒋坝鱼圆、扬州盐水鹅、泗阳膘鸡……4月10日,2023年江苏省名特优食品小作坊美食展销活动在南京市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开幕,全省13个设区市140多家食品小作坊及数百种特色食品参展,各具地方特色的美食集聚亮相。该活动也是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为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打造地方特色食品品牌的年度“重头戏”之一。
一个个特色小作坊,带来了哪些美食?江苏的食品小作坊有哪些新变化,作坊主们还有哪些期待?

小作坊登上“大舞台”
在展销会现场,美食琳琅满目,极具各地特色。从南京桂花鸭到镇江大京果,从连云港醉蟹到宿迁刘大烧鹅,从无锡包子到扬州盐水鸭,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市民驻足选购。
“展销会一开幕,就来了不少消费者。”来自兴化的上池酒坊老板胡可天笑盈盈地说着,这次他今年第一次走出泰州参加展销会,真是收获满满。“我们酒坊的酒都是小窖酿造的,比较原生态,不少人喜欢原汁原味的传统方法酿造的酒。他们不仅现场买了‘千垛人家’酒,还纷纷添加了微信,希望以后能再买。”
藕粉圆、藕粉、黑芝麻粉……盐城亭湖区钱青兰食品店老板钱青兰带来了不少特色美食,她现场煮起了藕粉圆,市民纷纷驻足品尝。“我们很看重展销会,昨天晚上就来了。”她表示,她在当地已经和酒店、超市等有不少合作。为了让大家品尝到正宗的盐城藕粉圆,特地带了冰箱过来,希望能够销路更宽。
现场一位南京市民一边“买买买”,一边说:“印象中以前小作坊比较‘脏乱差’,产品品质一般,没想到现在的小作坊产品这么好,而且有的形式丰富、创意十足。”
食品小作坊,关系大民生。小作坊大多散落于大街小巷,入行门槛低,此前作坊主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薄弱,生产条件简陋,风险隐患较多,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