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妈妈,我的抑郁不是看电影得的”

2023-04-11 11:49:28 来源: 财经大健康

除了医院治疗,青少年抑郁缓解需要家长和学校深度配合

文/ 辛颖 田芷绮

编/ 孙爱民

张晓鸣为青少年患者进行沙盘心理治疗 图/受访者提供

2023年4月初,天津全市中小学校召开心理健康主题家长会,并对重点学生组织入户家访。同一时间,全国多所学校在开学季组织了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活动。

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月,是儿童心理科问诊的高峰期。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张晓鸣分析,2023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过了高峰期后,线下教学全面恢复,一些孩子习惯于居家学习,无法适应原有的学习节奏和校园生活。

“儿童心理门诊的号几秒就抢完,病房编制床位是20张,现在已经收了二十四五个孩子,还有十几个在外面排队等床位。”张晓鸣告诉《财经》记者,在疫情前,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增加的趋势就已显现。2019年,回龙观医院儿童病房最多同时收治了31个患者。

在诸多青少年心理疾病中,抑郁症是主要群体之一,且这类疾病正在侵蚀青少年的健康。《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在对6670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后发现:18岁以下的患者占抑郁症总人数的30%,其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抑郁障碍病区的统计显示:该病区小于15岁的就诊人次,从2018年3148位,增长到2021年10613位,涨了两倍多。

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和亲子冲突,是引发青少年抑郁最常见的三个原因。

在张晓鸣接诊的青少年抑郁患者中,不少家长没有及早发现或者重视孩子的情绪问题,到医院治疗时已经是中度或者重度抑郁。不仅如此,缺医少药、家庭环境改善的缺失、学校连接基本空白,青少年抑郁患者往往很难得到系统、完善的治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