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养虾 水里生“金”
据康绍昌介绍,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最适水温一般为25—32℃,过去在普通池塘露天养殖,只能在清明节后天气转热时放苗才能成活,年亩产600—1000斤,养殖规格成品偏小,大约每斤70—80只,收购价为每斤14元左右。
“但盖上大棚就不同了。我们在棚内就可以对温度进行控制,相当于搭建了一个温室,一年四季均可放苗、出产。”康绍昌说,从对虾的生长周期来看,一般可出产3造,年亩产可达8000—12000斤,成品规格可达每斤20—30只。打破传统水产养殖的季节限制,也就可以实现反季节和均衡上市。
项目建成后,养殖密度也进一步提高——通过对养殖水质的调节,过去一亩投放的虾苗最多5万—6万尾,如今可投放的数量达12万一15万尾。
康绍昌坦言,自己虽有些养殖经验,但接触了才发现,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采取的是健康养殖的方法,苗种、防病、养殖密度、水体菌藻调节等处处是学问。
去年7月,康绍昌以已完工的3个养殖池共12亩作为试产池,投放了135万尾虾苗。由于在培藻培菌的过程中出现毒素,在咨询专家后得知需利用生石灰解除。由于缺乏经验,他没有根据本地水质是海水的实际,把没有经过稀释的生石灰直接加入水中,因酸碱度落差太大导致细菌感染,虾苗出现应激反应脱壳未遂,所有虾苗“全军覆没”,因此损失了30万元。
“原来,养虾必须先养水,好水才能养出好虾!”这次“惨败”,让康绍昌进一步意识到“养水”的重要性。他摒弃此前在池塘里直接投苗的做法,而是先腾出一块池塘作为养水池,把水质调节好了再抽水到各个水池投放虾苗,以此避免细菌感染和传播,让虾苗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去年10月,基地首次正式投苗,并在今年1月喜获丰收:首造对虾整体成活率达到了九成,产量达3.6万多斤。由于是反季节销售,出产对虾卖出了每斤30元的好价钱,全部对虾销售一空,利润达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