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如何成为“聚宝盆”?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戈壁滩如何成为“聚宝盆”?
——三师图木舒克市三个团场发展设施农业的探索和实践

5月4日,新疆农发集团香菇种植基地,工人正在采收香菇。贾士铭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军权 朱丹丹 孙永杰
近日,记者来到三师四十九团百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远远望去,戈壁滩上草木稀疏,22座温室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眼下,辣椒、西红柿、草莓等果蔬迎来丰收季,承包户李久永带着工人们采收,忙得不亦乐乎。
三师图木舒克市有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土地75万亩,如何将这一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是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一班人深入思考的课题。经过探索和实践,师市通过政策引导、基地建设、项目扶持深挖土地潜力,让戈壁设施农业逐渐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在戈壁设施农业发展当中,三师图木舒克市采取了哪些务实举措,成效如何?就此,记者深入四十四团、四十九团、五十一团进行采访。
因地制宜,推动资源“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2021年,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始大力发展香菇产业。一些干部职工提出疑问:“全国已有很多地区种植香菇,我们发展香菇产业行吗?”
对此,师市相关部门派出团队赴全国主要香菇产区和市场进行调研,发现南方和北方的香菇生产期正好错开,且优质菇市场行情十分紧俏。经过充分论证,该师市确定规模化发展香菇产业。
对三师图木舒克市来说,香菇产业发展基础几乎是零,能成功吗?日前,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新疆农发集团在四十四团十三连的香菇种植基地,迥异于脑海里构想的“小打小闹”,出现在眼前是一个现代化农业基地,28座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在道路两侧。
走进菇棚,一排排比人还要高的钢结构架子上,一垛垛菌棒排列整齐,一朵朵圆润饱满的香菇探出“小脑袋”。工人根据订单要求,按照香菇的菇形、品相进行分类采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