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完成河池首例 心脏迷走神经节消融手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本报讯 近日,河池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电生理团队利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成功完成河池市首例心脏迷走神经节消融手术。此项技术的开展和运用,为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为窦性心动过缓、心源性迷走性晕厥患者带来福音。
52岁的张阿姨因“发作性晕厥1年余”入院,入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晕厥等心动过缓。行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右冠近段约50%狭窄,排除其他心脑血管疾病。通过阿托品试验发现,阻断患者心脏迷走神经张力后,可有效纠正窦性心动过缓,考虑为迷走神经高张力状态所致窦房结功能不良。
经与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手术团队建议行心脏迷走神经节射频消融改良术,避免或推迟起搏器安置。手术团队在局部麻醉下穿刺双侧股静脉及左锁骨下静脉,再行心脏电生理检查,使用目前主流的CARTO3三维标测系统构建心脏模型,精确定位迷走神经节的位置后逐点消融,消融过程中,患者心率即刻上升并维持约70次/分,消融完成后再次行心脏电刺激未再诱发心率及血压下降,术后复查心电图基础心率也较术前明显提升。术后随访,患者未再出现晕厥等症状,心率维持在60-70次/分。
按照常规治疗,此类患者往往需要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后续也将需要多次更换起搏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侧上肢活动,给生活带来不便。对于此类患者,迷走神经节射频消融显著改善了患者缓慢心率的症状,延缓甚至避免了部分起搏器植入,减少了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活动不便、起搏器综合征等风险和困扰,且具有安全性。
心脏迷走神经节消融手术是一项新的微创介入手术,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小、费用低、术后恢复较快的特点,为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率以及健康带来新希望。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河池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再一次实现了医疗技术上的新突破、新发展,为该院心脏电生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杨德志 班柳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