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沿着“一带一路”来到中国

2023-05-10 07:08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健康报□特约记者 喻文苏 通讯员 蔡云石 袁婧

“在华西的每一分钟,我都感觉自己有进步。”近日,在“‘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结业典礼上,埃及亚历山大大学医学部肝胆胰外科主任Ahmed Mohamed Abdelfattah Elgendi说。

22场手术直播、6场腹腔镜模拟训练、1场腹腔镜动物手术,还有多场高密度高强度的理论授课、国际多中心MDT讨论……过去3周,来自匈牙利、埃及、白俄罗斯、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的30名中青年肝胆外科医生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聚焦肝脏微创技术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一场又一场高难度手术

荧光腹腔镜活体供肝S3段切取/活体肝移植手术、腹腔镜解剖性中肝切除术、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操刀手术的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华西医院专家、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教授等名家。

一场又一场高难度的肝脏微创手术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进行活体肝移植的供肝获取,在我们国家还是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活体供肝获取确实打开了一种新思路,让人印象深刻。”格鲁吉亚活体肝移植专家Davit Mshvidobadze和Merab Nakashidze说。“很佩服专家们的熟练技艺!”匈牙利国家癌症中心医生Daniel Wettstein说。

手术直播并不是只有单纯的观看。直播前,主刀医生会对本次手术病例、手术方案以及手术相关解剖及病理生理知识详细介绍;随着手术直播的进行,主刀医生会同步进行实时讲解,学员们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即时提出并得到解答;直播后,学员们还能就关心的问题与手术医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讨论。往往同一个病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治疗方式或手术方式,手术直播的讨论热度一场高过一场。

要将技术带回当地

只过眼瘾显然不够,还得过过手瘾。

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消化吸收理论知识和手术直播,学员们还在华西医院临床技能中心进行腹腔镜以及手术机器人的模拟训练操作以及实验动物手术。

培训期间,国内外多位肝胆胰外科以及肿瘤、影像、超声、麻醉等领域的专家还为学员们进行了多次理论授课。授课内容不仅包括肝胆胰微创技术、肝癌转化治疗、肝移植前沿技术等外科领域的热点内容,也涉及了肝脏影像、超声、放疗、介入以及术中麻醉管理等多个交叉融合领域。

“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收获多多!”不止一位学员如此表示。近日,华西医院连线埃及亚历山大大学医学部,在华西医院副院长吴泓的组织下,双方外科、肿瘤、消化、影像、病理、介入等多学科专家以及学员们围绕多例疑难肝癌病例进行充分讨论,并给出了详尽的诊疗意见。像这样的国际多中心MDT讨论,在培训期间举行了多次。

通过理论学习、手术观摩、视频讲解、模拟训练、专题讨论、名家指导等多种方式,学员们的理论知识及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他们不仅要将肝胆胰微创技术带回当地,造福患者;也通过本次培训项目搭建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肝癌患者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诊疗建议。

期待重返华西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项目,让‘一带一路’国家的患者能受益于中国先进的微创诊疗技术,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中国发展成果。”近日,吴泓在结业典礼上说。此次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聚焦肝胆胰微创技术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技术推广,将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

泰国的肝胆胰外科医生Wirada Wandee表示,来到中国、来到华西医院学习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培训结束后,希望继续保持与华西医院之间的联系,在肝脏移植、肝脏外科手术、肝癌治疗等方面能有长久的沟通、交流和学习。“我期待能重返华西。”

华西医院以此次培训项目为契机,成功搭建了四川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医疗技术与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长期稳定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了四川省与各友城的医疗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展示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肝脏手术微创技术,加深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