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安宁河畔春潮涌动

2023-05-25 08:06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安宁河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业产业欣欣向荣。

□文/图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春

建设“天府第二粮仓”,奋力推进安宁河农业硅谷建设,通过绿色引领创新驱动,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这是西昌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全市上下挂图作战、清单推进,带来安宁河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业产业欣欣向荣……

院校参与赋能“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建设

连日来,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的专家和老师们一直奔走在山坡河岸,忙碌于田间地头。他们正在通过拉网式踏勘筛查,全面甄别外来入侵物种。

做好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全面摸清境内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生长和分布现状,就可以在有效治理外来物种、减轻甚至消除其对本地生物,特别是农作物生产造成的危害方面掌握更大的主动,研究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区域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基于此,西昌学院成立了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小组,专项开展普查,并进一步完善农业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库,为今后防控农业外来物种入侵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西昌学院副院长陈小虎说:“为助推乡村振兴,共建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和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用好科技手段,正全力推动校地企交流合作更及时、更务实、惠及更多人群。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教育培训、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西昌学院农科院更是措施有力、成果丰硕,为建设农业现代化新西昌和助‘三农’种出‘新希望’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西昌学院每年都围绕“三农”工作,为西昌和全州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做好服务。农业科学学院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和工作小组,专职统筹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积极投身建设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参与组建“凉山特色优质农作物研发中心”和“凉山乡村产业振兴研发中心”,并为农业硅谷输送高层次人才,筑牢服务乡村振兴的平台和团队基础;认真参与了省重点实验室、省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亚热带水果技术创新实验室、攀西林草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以及各类校地企合作平台的建设;紧跟乡村振兴的地方需求、行业需求、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攻关项目、转化成果等,召开了“首届乡村振兴西昌论坛”“首届国际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大会”,为乡村振兴做研讨、谋合作,保持创新源泉,提升战略思维,从而为西昌和全州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技术和科技力量。

稳粮保供助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

“西昌去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4.3万亩,产量26万吨。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0元,同比增加1166元,增长6.86%……”在西昌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西昌高效高标完成州上下达的各项农业指标任务,数据亮眼,令人振奋。

去年以来,西昌全力做好稳粮保供工作,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全力保障粮食生产,有序推进“非粮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当前,西昌乘胜追击,加速提档升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焦“中国·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建设,加快推进“农高芯城”建设,完成581亩核心区征地拆迁,规划46个支撑项目。以“2+3”(优质粮油、优质畜禽+蔬菜、葡萄、花卉)主导特色产业为支撑,持续实施园长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聚焦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惠民生四个关键,加强特色种业发展、加深全产业链培育、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加快乡村治理建设,为建设‘天府第二粮仓’添砖加瓦,进一步推动安宁河农业硅谷建设,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的‘三农’高质量发展之路。”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腾云表示。

提升稳粮实力,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这是西昌农业工作首要工作之一。目前,西昌市在全力抓好粮食稳产保供工作中,瞄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压实“米袋子”责任制,不折不扣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通过实施优质粮食提升工程,有序推进西昌市玉米种业现代农业园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推广种粮稳产新路径,去冬今春完成16.7万亩农业种植园地的粮经复合种植,实现应种尽种;有序推进百亩试验点、五百亩示范园、千亩推广区建设,建设2个百亩试验点,通过试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粮经复合高效栽培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为推进全市“粮经”复合、“粮经”轮作发展探索出一套完整技术方案;建设五百亩示范园和千亩推广区,引导各涉农乡(镇)、街道因地制宜、由点到面,逐步建成由点到网的稳经保粮新格局。同时,西昌还完善“非粮化”整治机制中,健全耕地撂荒跟踪监测和督导检查运行机制,以“田长制”改革、耕地“非粮化”动态监测等为抓手,强化部门联动执法,汇聚非粮化整治合力。

随着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建设的全面铺开和多向推进,西昌市强化极核引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过高起点谋划,当前,全市上下正全力推进“农高芯城”的建设,加快形成创新极核。项目实施报告显示,“农高芯城”将全面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全产业链培育,以集群化、规模化、关联化发展为目标,以“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为载体,严把种业关键技术,逐步延长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充分发展农业教育、农耕体验、农业旅游观光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和农业发展。在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力争创建1个省级园区、2个州级园区、2个市级园区。要全面聚焦智慧农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围绕“在地化”农产品加工提质,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要推动生态农业、红色教育、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持续在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农业现代化样板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