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湾村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丁辉 胡潇)平利县大贵镇后湾村抢抓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机遇,聚焦“魅力大贵 农旅新村”发展定位,以县委“五百行动”为抓手,示范村创建工作如火如荼。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坚持以“一抓双促”为切入点,以建强基层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为主线,着力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机统筹、深度融合。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党支部,为全村党员定岗定责,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党员示范带头。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推行“党建+”模式,整合“四支队伍”力量,实行工作事项清单化,责任落实具体化,督导考核常态化,全力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稳岗就业。坚持以茶产业为主导,依托茶产业链党支部自身建设和载体活动,做精富硒茶、绞股蓝产业链。打造集体经济复合产业园,抢抓探索发展乡村建设服务公司技能培训、劳务派遣和项目建设的机遇,巩固提升富硒粮油基地、柑橘产业园,加快推进草莓、苗圃、碧根果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建设,全年计划完成粮食播种990亩,发展以富硒茶、富硒粮油、林果、苗圃等为主的特色产业1760亩,农业产业产能持续提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实践“以工代赈”模式,推动发展农业产业,带动稳岗就业。坚持盘活集体经济资源,精深农旅融合发展,力争当年集体经济年增收50万元以上。
改善基础条件,增强民生福祉。坚持以增强发展后劲为目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择点拓宽公路,建立交通“错车道”;修葺公路河道塌方、“豁牙”坎;推进中坝、垭坪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施老旧民居改造;打造柑橘园观光步道,探索建立“橘园农业直播”平台;着力完善村级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健身场所等村级活动场所设施,持续提升村级公共服务能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生活水平。
整治人居环境,做强庭院经济。坚持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聚焦“田园美、庭院美、村庄美、环境美、生活美”五美乡村内涵,对标“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和人居环境整治“八项工程”,深入开展“改善生产、提升环境、融合农旅”三项行动。依托产业、生态资源禀赋,打造特色示范院落,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新路径,发展美丽庭院经济,精心完善茶饮观光、富硒粮油、柑橘草莓、稻鱼山水产业生态经济发展格局,务实促进群众共享健康和美富裕品质生活。
激发自治潜能,提升治理能力。坚持创新治理模式,完善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推进乡村治理“深耕善治”。强化“党建+治理”,实行“党支部+调委会+调解员+村民”模式,以政治引领凝聚民心民力。探索实施村民自治积分制管理清单,健全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约四会”制度机制,深化“两说一商”,发挥“一网通”优势,提升群众参与度,用心用情暖民心。持续巩固“一村一警一顾问”治理成效,培育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普法宣传,着力打造平安乡村,不断厚植群众法治观念。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开展道德评议,建立建实村民德行档案,推动文明观念入脑入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