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坪镇:高山水稻种植忙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特约通讯员 陈泉霖 通讯员 姜雪飞 全媒体记者 周建春
莽莽群山染新绿,高山水稻种植忙。走进保康县龙坪镇冯家岭村潮水河高山水稻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水田镶嵌在崇山峻岭间。在农民的精心侍弄下,不一会儿,成片的稻田便披上了绿色盛装。
龙坪镇地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350米。据介绍,自1972年以来,当地再没有尝试过种植水稻。
“这就是冯家岭村潮水河的源头,一日三潮,早上是8点到9点多,中午是11点到12点多,晚上是5点到6点多。看这儿流出来的水非常清澈,村里就是利用这个优质水源发展冷水米种植……”龙坪镇政府驻冯家岭村干部都正财手指潮水河的源头说。
冯家岭村古树参天,植被茂盛。为了发展高山水稻,村里新建了一处拦水坝,确保水稻灌溉用水充足。
都正财介绍,20世纪70年代,这里修建了堰塘,用以灌溉水田,当时水稻产量不太高,最后就放弃种植了。
2022年,在襄阳市政协和鱼梁洲管委会的扶持下,冯家岭村通过争取旱改水项目,把原来的撂荒地改造成保水保肥的高产良田。
“我们经过前期考察和农业专家论证,充分利用潮水河的水,种植冷水稻。”冯家岭村党支部书记冯德艳说。
田网、水网、路网三网相通。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该村引进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水稻鄂中5号、襄禾香5号、冷水红、郁金香4个品种,由村集体进行试种。
冯德艳说:“今年提前安排,请农技站的技术员1个月前开始育秧。5月23日起请马良镇八斗坪村村民来插秧,预计1周内结束。”
高山水稻5月种植,10月成熟,生长周期在185天以上,比低海拔地区水稻多了1个多月的生长时间。高山水稻汲取养分充足,又无虫害袭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我们将加强后期管理,确保高山水稻有个好收成,为探索高山水稻种植蹚出一条新路子。如果在这里种植成功了,那么明年将在南漳县板桥镇冯家湾村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冯德艳表示,高山水稻试种成功后,可为龙坪镇乃至其他高山地区种植水稻提供可以借鉴的模式和样板,让当地群众吃上自己栽种的优质大米,开辟一条粮食增产增效的有效路径,真正惠及高山群众。
高山水稻种植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指导。龙坪镇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员杨荣华说,将虚心向水稻种植乡镇技术员学习,向农业专家请教,向书本、网络学习,不断掌握水稻种植技术,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及时指导农户做好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跟踪服务,确保高山水稻种植获得成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