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中石油力量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江鹏
“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当年种下的树木终于长大了,曾经光秃秃的山成了绿色海洋”。在“万亩生态公益林”河田镇露湖片区的山头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驻闽单位协调组组长、福建销售分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正惠和总经理高贤才感慨万分,“接下来就是要管护好这些山林,保护好生态,造福老区人民。”
近日,陈正惠一行来到革命老区长汀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回头看”,并就石油催化剂项目生产经营情况等进行考察调研。

中石油帮扶的“万亩生态公益林”项目。
长汀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露湖村是该县严重水土流失区之一,当地人常叹“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201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下称“中石油”)作为唯一一家央企对口帮扶革命老区长汀县。11年了,中石油不仅种下了“万亩林”,更是投资10多亿元建厂,助力长汀蜕变成高颜质、高质量发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11年倾情帮扶取得的丰硕成果,更让我们看到了长汀红土地上中石油的精神和力量!”长汀县委书记赖进益说。
2012年初,中石油对口帮扶长汀县,把加快当地水土流失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具体交由福建销售分公司负责落实。经多次考察调研后,迅即投资4000多万元在当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露湖村一带,启动营造“万亩生态公益林”项目。2012年至2013年,“万亩林”项目以长汀水保科教园为中心,在露湖、明光、朱溪、罗地、伯湖、晨光6个村10382亩山地上种下77万多棵树木,成活率高达98%以上。

中石油帮扶的“万亩生态公益林”项目。
“万亩林”项目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项目,昔日的荒山秃岭“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中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景观林,被评为中央企业扶贫示范项目,被当地百姓称为“扶贫林”、“致富林”。11年来,“万亩林”实现总收益6000多万元,2500多人受益,其中直接带动百余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万亩林”项目成就了生态美、百姓富,而投资10亿多元,援建催化剂项目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中石油在长汀老区浓墨重彩的一大手笔。

中石油催化裂化剂项目。
2017年9月,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在长汀稀土工业园区开工建设5万吨/年炼油催化裂化剂项目。总投资10.18亿元的长汀县首座现代化石油化工厂,于2020年6月全面建成投产。建成后年产5万吨石油催化剂,年均销售收入近7亿元,推动了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企业给附近的策武、河田等乡镇的农民带来了就业增收机会。目前,在企业从事装卸、整理、清理等工作的社会化员工近百人。
“给长汀县增加了产值,带来了就业机会,拉动了稀土产业、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中石油是世界500强的央企,兰州石化长汀催化剂有限公司代表中石油入驻长汀,为当地招商引资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长汀县稀土产业服务中心主任林立山说。

中石油帮扶的“万亩生态公益林”项目。
长汀县委县政府领导、部门负责人与兰州石化长汀催化剂公司领导经常互访沟通,共同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问题。地企融合发展,给稀土工业园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厦门钨业、中国电科、信越化学、陇和无机盐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入驻工业园区,为革命老区经济振兴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中石油在长汀建设的西气东输项目
得益于中石油实施的西气东输民生工程,长汀县目前有12000多户居民、30多家企业用上了天然气。长汀福燃天然气公司董事长辛金明介绍,西气东输长汀支线设计管输能力为1亿立方米/年,工程于2021年10月18日建成投产。
“西气东输长汀支线是中石油帮扶老区长汀县的一支重大‘民生线’。”赖进益坦言,中石油2012年2月的《福建省长汀县调研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技术扶贫、产业扶贫,借助西气东输、天然气发电厂、石油催化剂等项目推进对口帮扶工作”的帮扶举措。结合当前实际,长汀县正筹划实施“天然气发电项目”,并将向中石油递交有关报告,争取中石油继续加大支持长汀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力度,共同谋划实施一批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天然气能源利用项目,让宝贵的天然气资源助力长汀老区建设、造福老区人民,再绘老区苏区振兴新画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