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肾囊肿压迫导致腰痛?单孔腹腔镜助力微创“去顶减压”

2023-06-01 12:45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只需一个3厘米左右的小切口就可以顺利为肾囊肿“减压”?近日,患有肾囊肿的陈先生就享受到了这项微创新技术,在手术第二天就顺利出院了。

据悉,这正是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泌尿外科自去年开展的单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新技术,陈先生正是该微创新技术开展以来成功实施的第7位患者。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也标志着市五院泌尿外科单孔微创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泌尿系统疾病手术的新选择,也为进一步开展新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几年前陈先生突然出现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等症状,在前往当地三甲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后,发现为右肾囊肿。当时,医生考虑到囊肿大小仅为10mm,患者既无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也无发热及腰痛等症状,建议可不做任何治疗,定期到医院进行B超复查即可。

然而近日,陈先生因右侧腰腹部疼痛加剧,前往市五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B超影像检查提示,陈先生右肾囊肿明显增大,最大直径达8cm,门诊医生遂安排其入院做进一步治疗。通过入院后详细检查,考虑囊肿明显增大会压迫肾脏,影响肾功能及造成肾积水等,医生建议其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一开始,陈先生也担心手术有风险,但在了解到传统腹腔镜需打三个手术操作孔,而泌尿外科目前开展的新技术仅需一个孔就能完成手术后,陈先生欣然同意。

单孔腹腔镜手术中情况。院方供图

传统腹腔镜的3个切口。院方供图

最终,在市五院泌尿外科吴跃主任指导下,马超、周刚主治医师为患者进行了单孔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在麻醉科通力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全程用时28分钟,其中腹腔内操作约13分钟,手术切口长度仅约3cm,术中出血5ml。

单孔腹腔镜术后情况。院方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术后患者麻醉恢复后,即刻下床活动,活动无明显疼痛,无并发症。次日为患者拔除引流管,可以正常进食。第二天,患者就痊愈出院了。

什么是肾囊肿?

据市五院泌尿外科吴跃主任介绍,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当肾囊肿较小的时候,一般没有症状;当囊肿较大的时候,会对肾实质造成压迫导致腰痛,或压迫集合系统导致肾积水,而当影响肾脏功能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常规治疗肾囊肿的方法有:开放手术、穿刺疗法和腹腔镜手术。常规方法存在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或无法彻底根治、复发率高的弊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已成为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

单孔腹腔镜手术有哪些优势?

传统腹腔镜手术需要至少3个1-3cm切口,用来放置腹腔镜及各种手术器械,并要操作器械的手术夹角来完成腹腔镜手术。然而每增加一个切口,就会增加患者疼痛、感染、切口疝等风险。

单孔腹腔镜手术来源于传统腔镜手术,不过却从三个孔转变为了单孔。该手术优势在于减少了手术操作孔,从而降低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同时具有美观、安全、微创、出血少、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此项手术的开展,要在2-3cm切口内安置多种器械(含观察镜头)完成一系列手术操作,增加了一定的手术难度,要求主刀医生既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基础,又有精准的外科解剖理论知识,才能在狭窄的空间下完成病灶的寻找及切除。

科室介绍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始建于1979年,为南岸区重点学科。开设床位30张,医护团队中医生9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7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护士12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

科室手术90%为微创手术,已完成近万例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形成了以输尿管镜、前列腺电切镜、腹腔镜、经皮肾镜等腔内技术为主的特色专科。承担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和理论教学。主研重庆市卫计委及南岸区科委科研项目7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现任中华医学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常委、委员等5人次。

(文/马甜 通讯员/马超 张博瑞)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