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为您支招巧应对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2023-06-04 21:07 来源:明珠号 康之道

进入5月份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及雨水的不断增加,不少家长都收到了幼儿园、学校的停课通知。原来,大部分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作怪!

近几年,关于手足口病的报道有很多,家长朋友们对这两个病也都不陌生了。那么,在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高发的季节,除了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处,宝爸宝妈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如果孩子不幸中招了,家长怎么护理才能让宝宝好得更快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儿童中西医结合专科杨东新医生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一大群包括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两种特征不同的感染性疾病,其中手足口病归属于丙类传染病管理,潜伏期一般为2~10天,没有明显的预兆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特征是突起高热,口腔和咽峡部疱疹、溃疡,拒食,咽痛等。手足口病除了上述表现外,还会在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丘疱疹,部分病例皮疹可波及膝盖、肘部甚至躯干部皮肤。

手足口病典型的皮疹表现为手足臀部斑丘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就是周围有点红,中间一个泡。为了方便记忆,杨东新医生将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征归纳为“四部曲”、“四不像”、“四不特征”。“四部曲”就是疱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部四个部位。“四不像”就是疹子不像蚊虫叮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即不会发生牙龈红肿)、不像水痘。“四不特征”就是不痛(口腔疱疹除外)、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大年龄的儿童的皮疹有的伴有瘙痒或奇痒。临床上有部分孩子在恢复后2周到1个月左右,会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指趾甲脱甲等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会自行恢复,所以家长不用太担心。出现脱甲时,需要等待期自行脱落褪掉、不要撕裂指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