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共识丨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ASCVD风险,ACC共识要点速览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既定危险因素,也是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靶目标。但随着近年来新证据的出现,人们关注到甘油三酯、残余胆固醇和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GRL)在ASCVD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2018 ACC/AHA血液胆固醇管理指南已将甘油三酯持续升高作为ASCVD的危险因素。
7月28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了关于降低持续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ASCVD风险的专家共识决策路径,以下为该共识决策路径的关键要点。
要点速览
1. 这份ACC共识建议强调了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针对≥20岁的成年人)的必要生活方式干预,以及使用他汀类药物和基于甘油三酯风险的非他汀疗法降低持续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ASCVD风险,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①已确定的ASCVD;②合并糖尿病;③高风险的一级预防;④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2. 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即使使用了他汀类药物治疗,其ASCVD风险仍然很高。流行病学和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表明,甘油三酯升高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因果作用是由于高度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富含胆固醇的残余颗粒(极低密度脂蛋白-残余物)增加,这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减少和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增加有关。
3. 甘油三酯浓度在空腹状态下≥150 mg/dl或非空腹状态下在175~500 mg/dl时,定义为甘油三酯轻中度升高;当空腹状态下,甘油三酯浓度≥500 mg/dl时,定义为甘油三酯重度升高,尤其是≥1000 mg/dl时。持续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定义为:在至少4~12周的生活方式干预下,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并对继发病因进行管理后,甘油三酯浓度≥175 mg/dl。
空腹血脂也是诊断代谢综合征的必需指标。应在有过早ASCVD家族史或遗传性脂质异常家族史的人群中,识别无ASCVD的脂质异常患者;并评估生活方式干预和降脂药物的效果和依从性,确定甘油三酯浓度≥500 mg/dl的胰腺炎高危人群,监测治疗反应。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
3 “致癌矿泉水”?某品牌矿泉水被查,潜在致癌物超标
-
一 钟南山从不吃的四种水果!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再馋也不要吃!
-
网 桃子西瓜不能一起吃,会中毒?真相是……
-
钱 一干“那事”就进医院!杭州五旬大姐备受煎熬:现在看到老公走来我都慌......
-
健 猛地起身,会"眼前一黑"?别不当回事!可能是疾病信号……
-
蓝 “穿刺下身,一次5万”:纵欲,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
Z 头晕、头痛?有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
-
新 农夫山泉疑用日本福岛白桃做原料?厂家紧急回应!网友炸了!
-
药 东京疫情加剧,为何日本毅然决然要办奥运会?看看专家怎么说
-
上 新冠病毒的源头找到了?美国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终于还中国清白
-
3 当电子烟盯上青少年,一幕围猎大戏正在上演
-
小 中年女人想和你“发生关系”,在这三个时刻很活跃,尤其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