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关于冬至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2021-12-21 15:17 来源:明珠号 荷香满屏

冬至,作为一年中很重要的一个节气,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冬至这天,教给孩子关于冬至的相关知识,这也是落脚在日常生活中的对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也可以教给孩子什么是“数九”,一起唱“数九歌”,一起“画九”。通过唱歌和画画,加深孩子对冬至、对岁序更替的感悟和理解。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三候

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麇角解: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水泉动: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会逐渐变得温热。

“数九”

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

所谓“数九”,即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出九”后,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关于数九,有不少儿歌,爸爸妈妈们可以和宝宝一起唱“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