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年可节约粮食720万斤,他们要用最少的粮食产最多的鸡肉

2021-12-21 17:47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饲料成本高令养殖行业发愁。随着肉鸡、生猪价格下降,饲料成本更成为养殖行业心中“抹不去的忧愁”。而为保障粮食安全,10月底,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提出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

“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咱们国家人均口粮消费越来越少,而饲料粮消费持续增长,目前已超过谷物总消费量的40%,如果算上大豆,饲用占比超过了50%。”12月15日,沂水县友邦养殖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友邦”)董事长武军告诉记者,不论是为降低养殖成本,还是为促进粮食节约,重要潜力均在饲料粮。

武军在查看肉鸡生长情况。

饲料粮主要就是玉米和豆粕,减量替代是否影响肉鸡的产量和品质?“友邦”一直在试验。“除调整养殖品种、改变养殖方式外,我们还用花生粕、小麦和大米替代豆粕和玉米。”武军说。

品种。武军从2010年开始养殖肉鸡,期间做过7个品种的养殖对比实验,更换过3个养殖品种,目前他养殖的是“快大型”肉鸡,“这种肉鸡长得又快又大,45天就能长到6斤重”。

养殖设备和车间。“友邦”的养殖车间和别处不同,车间是密闭式的,在这里,温湿度、空气成分都要严格控制。“湿度要达到60%,温度控制在19—35℃,鸡体感觉比较舒适,不易生病。”这也一不是一成不变的,“友邦”还根据鸡龄、鸡的重量等调节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比例及温湿度等。

饲喂方式。在“友邦”,不同日龄鸡苗的饲喂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比如7日龄一天喂6次,14日龄一天喂4次,到了21日龄,一天就减到了3次。”养殖工作人员说。在这里,关灯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晚上9点关灯,次日3点开灯。

“友邦”年出栏肉鸡600万只。

鸡体保健要跟上。“友邦”每日要对肉鸡进行称重、查体,根据体重、健康状况喂以黄芩、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草药。

“目前试验已取得了可观成效。别人用1.6斤饲料长1斤鸡肉,我们仅用1.4斤。”武军说。依此计算,“友邦”年出栏量600万只肉鸡,就可节约粮食720万斤。

“友邦”还在饲料粮替代中下足了功夫。原来的饲料配比中,玉米、豆粕分别占40%、20%,现在用小麦、大米及花生粕来替代,玉米含量下降到30%,豆粕含量下降到15%。

“小麦价格1.2元/斤,玉米1.45元/斤,花生粕2800元/吨,豆粕3600元/吨,一番替代,每吨可节约成本90元左右。”武军说,“友邦”一年需用饲料3.1万吨,仅此一项,一年可节省成本近280万元。

“友邦”的肉鸡养殖大棚。

“临沂花生种植面积大,有许多榨油坊。不论从价格上,还是运费上,花生粕部分替代豆粕,有账可算。”武军说,实践证明,这样的配比完全能够保障饲料的品质,满足肉鸡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确保了鸡肉的质量。

省下就是赚到。高庄镇朱位村52岁的村民杨家安,年养殖肉鸡36万只,自从学会了“友邦”的养殖方式,一年可节约养殖成本40多万元。“俺的养殖条件不如武总的好,鸡每长一斤肉要多耗近一两粮,要不节省的会更多。”杨家安说。

目前,沂水县有56户肉鸡养殖户在用这套技术。“技术的核心就是提高粮食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在饲料成本、肉料比、育肥周期等方面找到平衡,保证肉鸡健康成长。”武军坦言,这套技术是“友邦”在生产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下一步,他更希望能与专家展开合作,共同研究更有效的饲料粮减量替代方案。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记者 郭杰 通讯员 田宝宗

来源:农村大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