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英娟:农旅融合美乡村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记者 胡智贤 通讯员 柯贤会
初夏时节,走进汉滨区县河镇毛坝村,只见蓝天白云下,草木葱葱、鸟语花香,清澈的小溪沿着村落潺潺流过,宽阔干净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民居、田间忙碌的农民……俨然一幅乡村美产业旺的生动画卷。
“农业与旅游的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的重要手段。我们结合毛坝现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奏响了乡村振兴新乐章。”县河镇毛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成英娟告诉我们。
今年27岁的成英娟,2017年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工作,为了家乡发展,2018年她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家乡毛坝村担任村文书助理。2021年,村两委会换届,她又接过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重担。从此,她扑下身子开展工作,走进田间到地头,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为村里找准发展方向,激活“沉睡”自然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整体环境的重要保障。我们从美化农村环境入手,年年有计划,天天见行动。”成英娟告诉我们,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以“安全出行、安全饮水、安全用电、联络便利”为目标,启动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通过庭院改造,村民们积极种树、种花、种药材,很多村民还在房前屋后搭起大棚,种植蔬菜瓜果,家家有特色,户户有看点,村民庭院也焕然一新。
农村人居环境的巨大改变,不仅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推进了乡村的产业发展。村上以深化党建引领为抓手,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以魔芋、养蜂产业为主导,按照“党支部+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带动长存、宏远两个养殖大户,以裕芳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发展种植产业400余亩、养蜂200余桶。
农旅融合不仅提升了村庄“颜值”,也擦亮了乡村振兴“底色”,更让村民尝到了发展的甜头。“以前一遇到下雨天,我们村道路就会泥泞不堪,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了,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村变了样,让我们过上好日子!”78的李老伯感激地说,“村里不仅修建了村道、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还新建了百姓大舞台,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环境好了,村子美了,越来越多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综合经济效益就来了。成英娟和村上顺势而为,利用安平高速公路穿村而过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产业发展区”“农业种植区”“旅游开发区”建设,以自然山水为依托,按照秦巴古韵、灵山秀水打造特色民宿,让游客充分享受到传统民俗的生活体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走进村民周先生家中,一栋民居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极目远眺,美景尽收眼底。“在村里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将房屋改造成了农家乐和民宿,现在不仅居住环境好,还有好收入!”周先生热情地为我们倒上一杯春茶,端上牛肉干、水果。“现在村子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今后的日子将更好。”
“乡村振兴是一片沃土,我将带着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用时不我待的锐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英娟对毛坝村的发展信心满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第 “二次感染”存在哪些误区?新冠“大角星”传染性和毒力如何?专家这样说
-
央 多地网友称自己“二阳”了,会不会更难受?听听专家怎么说
-
八 细思极恐!上海餐厅疑似又见蓝环章鱼 专家:蓝环章鱼的毒没有解药
-
经 新冠“二次感染”来了?专家:五一假期再次感染几率极小
-
社 20 万只中才有 1 只!科研人员发现海参界的“白天鹅”
-
澎 核查:接种新冠疫苗将导致预期寿命下降?
-
澎 创新药就该低价?这是方向性错误,业界喊话不要过分人为干预
-
新 新冠又上热搜,我们会不会二阳?
-
第 奥密克戎XBB.1.16更具传播效力?疫苗该如何选择?
-
新 上海医院证实:新冠检出确有增加,主要是这些人!“二阳”症状会更重吗?专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