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一名患儿,找到一条新路
本文转自:健康报
医学的精彩瞬间
治愈一名患儿,找到一条新路特约记者 陈明雁 通讯员 干玎竹 周煜
6年前,一名年仅6岁的患儿被诊断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经规范治疗后并未取得满意效果。2年后,患儿突发持续高热和咳嗽,又被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和肺泡蛋白沉积症。通过全面细致梳理患儿病史,北京协和医院儿科找到了患儿全身多系统多发疾病背后的元凶——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LPI)。该院儿科团队联合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使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LPI。
随访4年后,团队发现该患儿已经完全恢复健康,成为首个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LPI的成功案例。近日,该案例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过敏及临床免疫学杂志》上,为其他罕见代谢性和免疫系统异常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4年前,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团队对该患儿的病史进行全面复盘和综合分析后,发现了几个可疑之处:一是身高发育落后,进一步了解发现,患儿还存在语言和社会能力发育落后;二是患儿从小不喜欢吃高蛋白的食物,进食后容易腹泻,有一次进食炸鸡后甚至出现了意识丧失伴高氨血症;三是存在呼吸道反复感染病史。这些情况表明,患儿的病因可能是遗传代谢方面的问题。
儿科专家为患儿完善了血尿代谢筛查和全外显子测序。尿筛提示,患儿的尿赖氨酸、乳清酸、尿嘧啶的含量明显升高,基因测序结果发现SLC7A7复合杂合突变。至此,患儿的原发病得到明确诊断——LPI。
这是一种罕见病,因机体无法分解和利用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引起,其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虽然诊断终于明确,但治疗始终没有显著进展。截至目前,LPI仍没有特效药,临床常用的疗法包括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补充精氨酸和其他营养支持等。但患儿的疾病不只是LPI这么简单,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已经威胁到了她的生命,免疫缺陷导致反复感染,肾功能也持续恶化。
该院儿科免疫学专业组从LPI的发病机制入手,分析可能的治疗方案。在深入了解致病机理后,该科主任宋红梅邀请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李春富教授团队会诊。双方很快就治疗方案达成共识,认为虽然国际上尚无对LPI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报道,但从发病机理上来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上有可行性;从既往经验来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其他代谢病中获得过成功。因此,这个方法值得一试。
儿科团队与患儿家属深入沟通后,患儿的父母同意对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李春富团队随即为患儿顺利完成配型和移植。移植后,患儿回到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复查,变化令人欣喜。噬血细胞综合征表现迅速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症状显著改善,肝脾明显缩小,代谢、免疫方面各项指标陆续从增高上百倍恢复到正常水平。
今年已是患儿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第4个年头,儿科团队一直密切随访。在减停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后,患儿的症状没有复发,也没有严重的移植相关排斥反应,身体状况始终平稳。更令人惊喜的是,患儿的身高发育也开始追赶同龄人,她已经回归正常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