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控糖 合理选择食物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科学控糖 合理选择食物
□ 王美华
要控制血糖,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才科学?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该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
“没想到我这个岁数,就得了糖尿病。”35岁的小张前不久体检时查出糖尿病。由于平时工作忙且加班频繁,他的饮食非常不规律,加上喜食高油高糖、辛辣甜腻等重口味食物,他2年内胖了30斤。“我也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但一直抱有侥幸心理。”小张说,这次的体检给他敲响了警钟,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好血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其中2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50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长期慢性的高血糖,可导致眼、神经、肾脏和心血管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食养,指南提出8条原则和建议:食物多样,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能量适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积极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清淡饮食,限制饮酒,预防和延缓并发症;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自我管理,定期营养咨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低GI食物应占主食1/3以上
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
如何做到食物多样?指南介绍,种类多样的膳食应由五大类食物组成:谷薯类(包括谷类、薯类与杂豆),蔬菜和水果,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鱼、蛋、奶),大豆类和坚果,烹调油和盐。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的主食要定量,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以全谷物、各种豆类、蔬菜等为好,水果要限量;餐餐都应有蔬菜,每天应达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天天有奶类和大豆,常吃鱼、禽,适量吃蛋和畜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控制盐、糖和油的使用量。
主食多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影响餐后血糖水平的核心因素。指南介绍,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选择低GI食物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低GI的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引起的餐后血糖波动比较小,有助于血糖控制。
膳食能量是体重管理也是血糖控制的核心。指南建议,推荐糖尿病患者膳食能量的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分别为: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45%—60%、脂肪20%—35%。此外,调整进餐顺序有利于控制血糖。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养成先吃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同时,建议糖尿病患者培养清淡口味。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25克以内,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克,注意限制酱油、鸡精、味精、咸菜、咸肉、酱菜等含盐量较高的调味品和食物的摄入,不推荐任何形式的饮酒。
辨证施膳 合理选择食物
除了日常膳食建议,指南还提到了以“辨证施膳”为核心的中医食养原则。针对不同体质糖尿病患者,选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药物质食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中医认为食物具有“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沉浮”等属性。“四气”是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4种不同的性质,寒凉食物可以清热,但易伤阳;温热食物可以祛寒,但易伤阴,强调寒热温凉阴阳平衡。“五味”包括酸味、苦味、甘味、辛味、咸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在食养之时,要五味调和。
有效管理和控制血糖平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南强调,糖尿病患者需要切实重视、学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包括膳食调理、规律运动、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胰岛素注射技术以及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选择适合的食物,规律进食也很重要。指南强调,进餐规律、定时定量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规律进餐指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相对固定,定时定量进餐,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的进食过量。指南提醒,糖尿病患者勿暴饮暴食,不随意进食零食、饮料,不过多聚餐,减少餐次。不论在家或在外就餐,根据个人的生理条件和身体活动量,应该饮食有节、科学配置,进行标准化、定量的营养配餐,合理计划餐次和能量分配来安排全天膳食,吃饭宜细嚼慢咽,形成良好饮食习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英 美国网女红想整成三围逆天版卡戴珊,最近一次整形手术后意外去世
-
经 新冠“二次感染”来了?专家:五一假期再次感染几率极小
-
新 不想被盯着看,她们决定去女子健身房
-
小 有痛风,觉得脚酸胀,能用热水泡脚吗?一文解答
-
新 新研究:生理压力导致的加速衰老是可逆的
-
每 结直肠癌术后进食四大要点
-
人 “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在网络流传,专家:非常不靠谱
-
凤 孙俪否认自己眼睛大是得了甲亢:是从小就大的
-
澎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是否能注射疫苗?需注意什么?儿科医生解答
-
人 新变异株是否会突破免疫屏障?当前疫情防控热点八问八答
-
盖 博主周六野自曝患病,因前男友长六颗子宫肌瘤!呼吁女生爱惜自己
-
澎 32岁女子患乳腺癌,38次放化疗后保住乳房并诞下龙凤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