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要及时治,避免拖成“老烂腿”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健康提醒
下肢静脉曲张要及时治,避免拖成“老烂腿”
在生活中,办公族、IT从业人员、教师、交警、外科医生、厨师等久坐久站的人群以及肥胖人群,腿部血液流通不畅,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60多岁的王先生(化名)下肢静脉曲张已有两年之久,起初只是感到下肢酸胀不适,之后下肢开始出现皮下血管扩张,血管像蚯蚓一样迂曲成团。听说要手术治疗,王先生比较焦虑,一再拖延,后来他的下肢开始肿胀,色素沉着导致小腿变成黑色,皮肤瘙痒和溃疡更是让他坐卧不安。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就诊时,经诊断王先生已经处于大隐静脉曲张病程后期,需要尽快通过手术去除曲张静脉,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该院普外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朱桂祥为王先生开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曲张静脉剥离手术,术后王先生继续住院进行康复治疗,通过服用中药促进下肢血管的恢复,不久他下肢肿胀的症状逐渐好转并顺利出院。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血液倒流,远端静脉淤滞,引起静脉扩张、变性和扭曲。该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曹晓龙介绍,临床上一般将静脉曲张按病情轻重分为六期,包括网状扩张期、蚓状扩张期、静脉水肿期、脂质硬化期、溃疡愈合期、溃疡期。初期有些患者可能感觉不痛也不痒,很容易就忽视它,像王先生就是一直拖延,入院时已经处于第五期。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下肢肿胀、皮肤瘙痒、皮炎、色素沉着等,甚至是溃疡迁延不愈,不仅给患者带来困苦,也会增加治疗难度。从中医角度看,下肢静脉曲张多属于劳倦伤气、气滞血淤及寒湿凝聚证,辨证后内服补中益气汤、活血散淤汤、清肝芦荟丸等,有助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加快术后康复。
下肢静脉曲张如何预防?曹晓龙称,长期站立、久坐不动、体重过重、家族遗传等都是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诱因。对于如何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他建议:
1、避免久坐久站,每隔1小时可活动一会,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散步或小跑。
2、经常抬高双腿,高于心脏水平,并维持膝盖弯曲,晚上睡觉时,可将腿适当垫高,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
3、工作需要长期久坐久站的人,可以考虑穿着医用弹力袜,上班前穿好,晚上睡觉时再脱下,每晚注意检查小腿是否出现肿胀。
4、注意控制体重,以免因超重使腿部静脉负担增加。
通讯员 姚灿安 罗鑫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