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甜瓜”奏响致富“新农歌”
本文转自:日照日报
全媒体记者 万德方
暮春时节,“乡村游”旺起来。记者驱车行驶在乡村道路上,不时看到路边有农户在售卖各种特色瓜果。
“好吃的甜瓜,来买点吧。”4月23日下午,在岚山区黄墩镇草涧村村头,一位农家大姐正在售卖自家的瓜果,她身后的几个种植大棚非常显眼。这就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草涧村种植户的致富大棚。
走进一个大棚,其间温暖舒适,一排排绿油油的藤蔓顺着吊绳向上生长,一个个圆滚滚的甜瓜已经成熟或者即将成熟。
今年56岁的刘明厂正在修剪瓜蔓,进行田间管理。看到有人来,他放下工具迎了上来。“这个大棚里面主要种的甜瓜,有春舍006、绿香妃、金冠……共六个品种,都很甜,很好吃。”他指着各种甜瓜介绍。
记者了解到,起初刘明厂做过木工,2007年,他在一个朋友的带动下,开始尝试建大棚种甜瓜、西瓜等农产品,一种就是十几年,种出了经验,也实现了致富愿望。
“我的瓜经过专业检测,口感好,所以总能比市场价高出至少一元钱。”刘明厂有2个瓜棚,占地5亩,一个大棚主要种植甜瓜,另一个主要种植西瓜,再加上换茬时套种杭椒、芸豆等蔬菜,以及其他几亩土地露天种植的农产品,他的年收入有十几万元。
大棚里生产的瓜果蔬菜也不愁销路,每年到黄墩镇自驾游、组团游的游客顺手就将瓜果抢购一空。“现在甜瓜一公斤卖16元。平时一天能卖1000元左右,等到旺季,一天能卖到5000元。”刘明厂笑着说。
近距离交流,记者可以感受到收获带给他的幸福和喜悦。
产业兴旺,百姓富足。在黄墩镇,像这样的种植户还有很多,樱桃、蓝莓、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带动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时下,正是迎接收获的季节。黄墩镇的田间地头,处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