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赣南粮仓”如何一减双增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东山镇种粮大户在进行工厂化集中育秧。
一种量身定做的农机购置政策能为稻农降低多少成本?在江西赣州市赣县区,全区整合涉农资金3500多万元,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购机后直接报账,使农机代耕等社会化服务一亩降低30元。
一块硒含量高达3mg/kg的富硒土壤能生产出什么样的品牌大米?在江西赣州市会昌县,独好的富硒土壤孕育出的“会昌富硒大米”,卖到了6.8元/斤的好价。
这样的场景只是江西“赣南粮仓”赣州市早稻生产的缩影。在种粮成本“地板”抬升和惠农补贴接近“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赣州市积极破局解难,从生产端、销售端发力,致力于降低粮农生产成本,走出了一条“生产增效、品牌增值”的路子。在4月早稻生产的农忙时节,记者深入赣州田间地头采访,探访“赣南粮仓”的这条路子是如何蹚出来的。
生产端:全闭环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种一亩田需要多少成本?赣县区湖江镇种粮大户叶才贵直言越来越贵。
他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种田,水稻种植人工成本400元/亩,种植500亩水稻最低需要支付25万元人工工资,加上土地租金30万元以上,仅这两项,就要支付成本55万元以上。再加上种子、农药、化肥、薄膜等要25万元,生产成本在100万元左右。而水稻亩产值2000元左右,500亩水稻产值也就在100万元左右。扣除成本,最好的结果也只能保本。
“从一粒种子到一粒谷子,中间近10个生产环节成本节节上升,高成本成为农民多种粮的‘拦路虎’。”叶才贵反映。
如何破解水稻生产成本高的难题?赣县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刘建华认为,政府、社会、个人必须协力在“两端”发力:一头是生产端,要在耕、种、防、管、收、运六个大环节环环降低成本,形成水稻生产降低成本的全闭环,让生产成本降下来;另一头是销售端,必须在稻米精深加工上做好稻米品牌文章,“储加销”全链条打造优质品牌大米,让粮农效益提上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英 美国网女红想整成三围逆天版卡戴珊,最近一次整形手术后意外去世
-
小 医生提醒:1物是胃病天敌,敞开吃,还你金刚胃
-
第 300亿配方颗粒市场“混战”:中国中药、红日药业遭挫 竞争激烈
-
小 沉迷“小黄片”,大脑会萎缩?一文解开疑惑
-
中 《漫长的季节》演员减肥食谱曝光,医生提醒…
-
小 常练这9个瑜伽体式,可改善因久坐产生的腰部不适,参考下
-
凤 孙俪否认自己眼睛大是得了甲亢:是从小就大的
-
小 常见的导致绷直大腿膝盖疼痛的原因有哪些?一文了解清楚
-
新 新研究:生理压力导致的加速衰老是可逆的
-
新 去年诞下四胞胎,今年又怀四胞胎!夫妻回应网友关心和质疑
-
英 炒面炒饭配薯条咖喱?英式中餐外卖过于黑暗,连美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
财 “中药茅”官宣史上最大幅度涨价!中药独家大单品或迎新一轮涨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