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川渝家长 这份儿童预包装零食消费调查报告请查收

2023-06-01 14:36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关于营养成分表的认知调查发现,能做出完全正确判断的受访家长不足3成。在不完全正确的回答中,虽然超过7成的受访家长知道“根据国标要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必须在营养成分中标注”,但仅有26.61%的受访家长知道“营养成分表中钠含量越少的越好”。有超过3成的家长错误地认为“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含量越少越好”“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越多越好”。

关于营养成分表的回答情况。四川省消委供图

饮料深受儿童青睐,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健康会选择无糖饮料。但调查发现,超8成的受访家长对无糖饮料的理解有误。52.16%的受访家长认为“无糖饮料是指不含广义的糖,即碳水化合物的饮料”,有15.6%的家长认为“无糖饮料不含任何糖,可以放心大量饮用”。但事实上,无糖饮料是指不含蔗糖,即淀粉水解的糖类,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市场上标注“无糖饮料”的,可能含有各种代糖。

关于无糖饮料的回答情况。四川省消委供图

牛奶是儿童重要的营养来源。此次调查发现,虽然有近6成的受访家长经常给孩子选购奶及奶制品作为零食,但仅有5.03%的受访家长能准确分辨灭菌乳、调制乳和配制型乳饮料的区别。

关于牛奶的回答情况。四川省消委供图

针对以上情况,两地消委也给出了相关建议,具体如下:

家长补齐膳食营养知识短板,引导孩子科学膳食。儿童时期的均衡营养膳食将为一生的健康奠基,家长应当主动多途径、多方式获取科学膳食知识,发挥家庭这个孩子的第一食育场所重要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帮助孩子戒除不健康的零食消费,建立优良饮食结构。

学校加强健康膳食教育,引导孩子正确选择。调查结果显示,近7成的受访儿童会因为老师和家长改变自己的零食购买习惯,可见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幼儿园、学校应定期开展专题知识教育活动,或是配备营养指导员,根据学生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向学生普及食源性疾病预防和平衡膳食的知识,倡导学生餐食减油、减盐、减糖,选择健康零食。

加大零食销售场所监管,护航孩子健康成长。调查显示,52.19%的受访儿童会在学校周边的小卖部购买零食。应定期对校园周边小卖部、小超市、奶茶店等食品经营场所开展专项检查行动,杜绝销售过期、变质、伪劣和“三无”食品行为。校园周边经营者应主动承担起未成年人保护责任,拒绝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及高盐、高糖、高脂食品等,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全健康消费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