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消除患者认知误区 科学制定锻炼方案
本文转自:中国医药报
RX消除患者认知误区 科学制定锻炼方案
——关于哮喘儿童运动处方的15个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规律运动在哮喘的长期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整理了15个和哮喘儿童运动有关的常见问题进行讲解,以期消除认识误区,明确科学运动的安全性和重要性,让每位哮喘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
问题01 什么是运动处方?
答:运动处方是由临床医师和运动专家依据运动处方需求者的健康信息、医学检查、运动风险筛查、体质测试结果,以规定的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运动总量及运动进度,形成目的明确、系统性、个体化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的运动指导方案。其制定基本原则包括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类型(Type)4个基本要素,加上身体活动量(Volume)和进度(Progress),称为FITT-VP原则。
运动处方是运动疗法的一部分,与普通的体育锻炼和一般的药物治疗方法有所不同,需要因人而异,对“症”处方。
问题02 哮喘儿童运动处方有何特点?
答:哮喘儿童运动处方的特点主要在于适合哮喘控制水平要求,兼顾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当患儿经过正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达到哮喘控制状态,气道高反应性得到很好控制,此时运动诱发哮喘发作的风险很低,应以我国对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指南的要求为目标,根据个体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与正常同龄人相仿的运动;哮喘控制不良的患儿,因气道高反应性显著,运动诱发呼吸道症状甚至哮喘发作的风险高,此时应缩短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降低运动强度,并适当增加运动频率,以更好地保证运动安全性。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处于不断变化状态,因此运动处方应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符合该年龄生长发育要求。例如,学龄前儿童很难坚持执行固定模式的结构化运动处方,应以多样化的运动形式为主,根据不同年龄段身体特点,设置从简单的爬行、步行,到跑步、骑行、集体游戏等运动形式,使儿童保持运动兴趣,从而提高运动依从性;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可适当增加耐力训练、抗阻训练和骨骼负重,有利于提高心肺耐力,促进骨骼肌肉发育,并鼓励患儿积极参与集体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以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社交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