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来增收新“钱”景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贷”来增收新“钱”景
——齐鲁银行聊城分行创新土地托管金融服务模式
■ 尹腾淑
“不弃田,不减产,有人帮咱把地管!”连日来,在冠县柳林镇大杨庄村,一句顺口溜传遍了村庄,说的正是解决了“土地由谁种、怎么种”难题的土地托管模式。
2023年初,冠县柳林镇大杨庄村办起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土地托管公司合作,搞起了土地托管产业,村民拿自己的土地入股,在享受土地租金之外,还能参与合作社分红。合作社通过统一品种、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政策来实现“三增三降”,即增加产量、增加品质、增加收益,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人工投入、降低资金压力。
“每一个新业态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村民起初都不太接受土地托管模式。”5月27日,大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本凯说。为了能让村民放心,杨本凯准备先预付给村民地租。仅地租这一项至少需要40万元资金,加上后期设备租赁费用还需要7至8万元,钱去哪里弄?
齐鲁银行冠县支行在与乡镇企业对接时了解情况后,随即与杨本凯深入对接,详细了解土地托管经营模式以及遇到的困难,并组织该行各个部门精干力量,将土地托管政策及目前大杨庄村遇到的困难进行梳理研讨,制定分工方案。与此同时,该支行积极与各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推动解决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最终,该支行成功为大杨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放土地托管贷款48万元,并且根据该业务产品的特殊性,将贷款授信期限最长延至15个月,且业务办理期间能享受省农担政策性补贴,融资成本较低。该笔业务解决了托管前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三农”发展、金融助农丰富了途径。
“土地托管贷”是齐鲁银行聊城分行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推出的一款利民惠民的创新业务品种。当前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留守劳动力呈现老龄化趋势。在此形势下,土地托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生,成为一种农田管理新模式。齐鲁银行聊城冠县支行先后对接梁堂镇、馆陶镇、柳林镇等乡镇,共办理12笔土地托管贷,授信金额共计320万元。
近年来,齐鲁银行聊城分行积极致力于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领域,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产品,运用农担政策缓解农业种植融资难题。齐鲁银行聊城分行将立足县域特色,搭建完善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格,持续关注“三农”需求,创新产品体系,践行数字普惠,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