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调节器,解决“心头大患”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国内慢性心衰器械治疗领域新成果
小小调节器,解决“心头大患”
本报讯(李青 庄毅 肖云) 市二院心内科团队日前成功为3名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进行了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手术。目前,患者均已康复出院。据了解,该项新技术的应用在常州地区尚属首次。
41岁的熊先生来自贵州,3个月前的一天,他正要平躺休息时,突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被送到当地医院救治,却没有找到确切病因,药物治疗效果也不理想。4月底,熊先生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并接受了“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术”,改善了胸闷气短的症状。但半个月前,熊先生再次感到胸闷气短,甚至连平躺都感觉憋气。备受折磨的他四处打听,了解到市二院可以开展CCM植入手术,遂千里迢迢赶来求医。
市二院心内科主任纪元介绍:“CCM是一种先进的心力衰竭治疗装置,通过微创手术将刺激电极植入到患者心室,在心脏搏动的绝对不应期释放电刺激,这种电刺激不会改变患者心律,但可以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的生理状态,加强心脏收缩能力,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主要用于窄QRS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左室射血分数在25%-45%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纪元解释:“CCM植入手术需要在患者右心室同时植入两条导线,精准定位电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手术难点,不仅要求各导线的解剖位置和检测参数满意,还要兼顾两个电极的相对位置和间距合理。熊先生的情况则是难上加难。他之前已经植入了ICD,现在要再植入CCM,几根电极间的距离摆放必须精确到毫米,才能保证两者正常感知与起搏,避免相互信号干扰。”
幸而,手术圆满成功。术后一周,熊先生的心超提示,心脏左室由48毫米缩小至42毫米,心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样享受到新技术成果的,还有一名72岁和一名67岁的男性患者。
纪元介绍,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恶化的最终阶段,因其预后差、死亡率高,治疗棘手,这类患者只能通过药物治疗,心衰却仍然反复发作。长期以来,针对窄QRS的中等到重度心衰患者的器械疗法在国内都处于空白状态。2021年,CCM疗法进入国内,作为针对窄QRS心衰患者的一种独创器械疗法,为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财 3.2亿元反垄断罚单,能解多少“短缺药”的燃眉之急?
-
小 山东人的身高全国最高?除了遗传基因,也与3点饮食习惯相关
-
财 发烧、流鼻涕、喉咙痛,但不是新冠!又一种呼吸道病毒在美国肆虐
-
小 吃红枣等于吃“毒药”,红枣到底能不能吃?吃法很重要
-
上 抗癌药物严重短缺,美国“低头”:允许进口齐鲁制药一款化疗注射液
-
小 红薯可消灭98.7%的癌细胞,是真的还是假的?一文了解下
-
深 救命啊!怎么才能让蚊子去咬别人?
-
小 补钙的最佳方式不只是牛奶,还有这3种便宜又高效的做法
-
深 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吗?
-
小 吃鸡肉时,也要避开这四个误区,当心伤身!
-
财 XBB占比超90%,“二阳”疫情还将持续
-
关 自制清汤锅底这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