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植入除颤器放电 可治心跳“小鹿乱撞”
植入除颤器放电 可治心跳“小鹿乱撞”
2015-11-27           责任编辑:唐雯倩

  公司经营蒸蒸日上、身家达30亿、入选胡润富豪榜的43岁的上市企业金莱特董事长田畴,在11月10日突发心肌梗塞告别人世。同日,河南省15岁男生猝死课堂,其父在追思文章中反思自己面对孩子“每天睡眠少、学业压力重、学习太累”,仍用“鼓励”的方式给其加压。

  近年来,心脏性猝死的悲剧时有发生。日前,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分会发起“关爱心脏,预防猝死”公众教育项目,记者了解到,我国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而心脏性猝死88%是由心律失常导致。专家表示,一旦诊断为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器械来防治心脏性猝死。

  我国每分钟

  发生1例心脏性猝死

  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王景峰教授援引今年8月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心肌梗死患者约250万,心力衰竭患者约450万,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10万人。每年我国心脏性猝死(SCD)发病人数超过54万,每天1480人因心脏性猝死离世,相当于每分钟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极低,欧美发达国家在5%以下,而发生在中国的心脏性猝死能够抢救过来的不足1%,大多数人没等到入院就已经死亡。”

  冠心病、心肌病、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都容易发生心脏骤停。有心脏病发作史、家庭成员有过心跳骤停史、心脏骤停幸存者、低射血分数,都是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专家提醒,许多看似健康的人群,实际上也存在高危因素。因此,心脏性猝死重在预防。


首页上一页1/3下一页末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