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正深入医院,在帮助医生实施创新和复杂微创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日,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团队借助3D技术360度描绘受病器官——左心耳结构,并生成立体模型,成功实施沪上首例3D技术引导下的左心耳封堵术,解除了两名房颤患者的“心头隐患”。记者同时获悉,一批3D技术还将推广至沪上各医院更多疾病领域。
左心耳封堵术是心脏介入领域应对房颤病例的一种全新术式。何奔介绍,以患者施老伯和浦先生为例,两人备受房颤折磨,反复发作心悸胸闷。此类病例的隐忧在于极可能出现偏瘫。这是因为房颤时,正常的心房收缩活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血液淤积在心房前外侧的心耳位置,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会跟随血液循环直冲脑部,造成脑中风。在现有药物和射频消融术等传统治疗手段疗效有限的前提下,近年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能否把百无一用却易滋生血栓的左心耳封住,以便“一劳永逸”地降低房颤患者卒中的可能。左心耳封堵术应运而生。
今年,用于心脏内的封堵器终于获得欧洲、我国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上市。根据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对比结果,此类封堵器相比传统抗凝药——华法令,能进一步降低血栓风险。但,医生在开展此类新手术时遇到一些新问题:如同每个人的指纹千差万别,左心耳的形态各式各样,有菜花型、风向标型、鸡翅型、仙人掌型……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左心耳开口大小、深度和心耳形状选取适宜的治疗器械并评估器械的位置。另外,医生需将治疗器械通过微创小孔插入的导管,从患者大腿根部送入心脏的左心耳位置,精微复杂的手术考验医生对每位患者心脏结构的了解程度。
借助3D技术,将二维医学影像数据转化成三维立体的影像或实物模型,为这些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记者在波士顿科学公司的实验室看到,何奔团队采集了两名患者的左心耳CT扫描图像,利用3D打印机,一个栩栩如生的左心耳模型诞生——尺寸和内部构造与病人的受病器官1∶1还原。在这个独一无二的左心耳模型上,医生得以模拟全新的手术过程,摸清患者的左心耳内部地形,找到最合适的手术器械进出路径,以及封堵器最佳的“落脚点”。
10月12日,沪上首例3D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术在仁济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影像团队和麻醉科的合作下顺利进行。近日,两名房颤患者经术后全面评估,已顺利康复出院。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中,每10人就有一个房颤病人。在医生看来,左心耳封堵术的推广不仅有助于降低庞大房颤病患人群的脑卒中可能性,3D技术的应用也将缩短医生的学习周期,进一步提高新型手术的普及度。“过去医生经验对于成功实施微创介入治疗至关重要,但许多医生接触复杂和创新术式的机会有限,如今,借助3D技术生成的个性化病例模型,可帮助医生多次模拟手术积累经验,减少了在病人身上‘练刀’。”何奔称。
记者从波士顿科学公司获悉,除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他们正计划将3D技术推广应用于消化内镜、心衰、泌尿外科、肿瘤介入等更多疾病领域。
(来源:文汇报 作者: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