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俗语“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节两样都占了,这天有什么讲究?

2021-06-16 16:00 来源: 爱跑步的老男孩

“又是一年中秋到,家家户户赏月忙”,中秋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民间已流传了几千年。

如果谈起中秋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祭月节”。但是真正有中秋节概念时却是在汉代,并流行于唐、宋两朝。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2008年起,中秋节正式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那么农村俗语“年怕中秋,月怕半”,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怕中秋,月怕半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秋节处于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过,基本上就剩春节一个比较大的传统节日了。

从农业生产上来讲,过了中秋,就到了一年休养生息的时节了,所以才有“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的说法。

中秋节寓意非常美好,这天的晚上繁星闪闪、月亮高悬,天上的月亮也又圆又棒,预示着“人月团圆”的美好期盼,从而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以及对秋季大丰收的美好期盼。

一年有十二个月,过了八月十五,只剩一百多天就要过年了。但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再美的容颜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

因此就有了“年怕中秋,月怕半”的说法,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句俗语也告诉我们别等时间白了头,才知道有些事情没来得及做。

每个人在年少的时候都会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太慢。而到了年龄逐渐增大的时候,这种感觉才会大反转并真正意识到了。

时间就像东逝的流水奔腾不息,而自己的年纪也会逐渐变大,最终从年少无知,变成了一个老者,才觉得时间老是不够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