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 | Biotechnol Biofuels:首次从发生条件、代谢、形态和转录组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丁酸梭菌的振荡行为
编译:微科盟寒江雪,编辑:微科盟木木夕、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微生态》公众号。导读
振荡是微生物在连续发酵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细胞行为,对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工工业生产的稳定性构成威胁。之前在连续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1,3-PDO)的过程中,发现丁酸梭菌密集菌群的自发振荡行为导致了丁酸梭菌的振荡。在甘油浓度为88g/L,稀释倍数为0.048 h−1的条件下,连续运行146小时后,丁酸梭菌有振荡行为,平均振荡周期为51小时。在振荡过程中,微生物的甘油代谢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其中乳酸、甲酸和氢气的产量明显后置于生物质、1,3-PDO和丁酸等产物的产量。胞外氧化还原电位和胞内NAD+/NADH比值的分析表明微生物细胞在振荡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氧化还原变化,随着生长速率的降低,微生物细胞从氧化状态转变为还原状态。丁酸梭菌S3在菌体生长过程中表现出周期性的形态变化,在生物量产生的低谷处有聚集体、拉长形状、孢子或细胞碎片。转录组分析表明,当微生物细胞受到胁迫时,丙酮酸代谢、乙酰辅酶A向乙醛的转化以及胁迫反应等多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本研究首次从发生条件、代谢、形态和转录组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丁酸梭菌的振荡行为。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两个假说来解释这种振荡行为:丙酮酸代谢紊乱和乙醛过度积累。
论文ID
原名:Metabolism, morphology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oscillatory behavior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during long-term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for 1,3-propanediol production
译名:丁酸梭菌长期连续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过程中的代谢、形态和转录组分析
期刊: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IF:6.04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
健 猛地起身,会"眼前一黑"?别不当回事!可能是疾病信号……
-
一 钟南山从不吃的四种水果!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再馋也不要吃!
-
杭 杭州男子大汗淋漓吹空调突然心肌梗死 医生叹息:夏天3种行为都是大忌
-
蓝 “穿刺下身,一次5万”:纵欲,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
网 桃子西瓜不能一起吃,会中毒?真相是……
-
漫 私处毛发旺盛,女性能否刮掉?医生一次性说清利弊,看完自有答案
-
3 “致癌矿泉水”?某品牌矿泉水被查,潜在致癌物超标
-
钱 一干“那事”就进医院!杭州五旬大姐备受煎熬:现在看到老公走来我都慌......
-
3 三孩前传:摸着石头生娃
-
3 洗衣机洗袜子到底卫不卫生?会不会交叉感染?涨知识了
-
药 东京疫情加剧,为何日本毅然决然要办奥运会?看看专家怎么说
-
不 为什么香烟要分为“软盒”和“硬盒”?烟草厂退休工说出其中“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