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脸识病:出现这些“征象”,离冠心病可能就不远了

2021-08-01 08:11 来源: 名医开讲

有些疾病,医生看看面相就能略知一二。正所谓“面由心生”,很多面部特征可能预示着将来患心脏疾病的风险增加。本文中我们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那些可能预示心脏病的面相特征。

1 Frank征

Frank征又称耳垂对角线折痕、耳垂冠状沟、耳垂褶皱征,是起自耳屏间切迹斜向后下约45°止于耳垂边缘、呈直线形或者弧形的皱纹。

图1 84岁患者,耳垂提示Frank征

1973年,美国医生Sanders T. Frank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20名60岁以下的心绞痛患者,结果发现19人存在耳垂褶皱,Frank征由此得名[1]。这是首个提出耳垂褶皱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作为一个小样本研究,由于缺乏对照组,从科学意义上来说其结论并不可靠,直到后来大量的具有对照组的临床研究均支持该研究的结论。

近40年的医学研究提示耳垂褶皱与冠心病之间并非单纯的巧合,而是存在着关联性。Lichstein等发现47%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该征[2]。中国人群中发现,75.2%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存在耳垂褶皱[3]。另有研究发现,双耳均有耳垂褶皱的人群罹患冠心病的风险高于单耳耳垂褶皱人群,而且男性存在耳垂褶皱的比例高于女性[4]。

瑞典的一项研究提示,耳垂褶皱征在预测年轻人群(年龄<40岁)冠心病发生风险方面优于年龄较大人群(年龄>40岁),这提示耳垂褶皱征有利于预测早发冠心病风险[5]。一项纳入11000名无冠心病参与者的研究进行了35年随访,发现耳垂褶皱征是预测将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耳垂褶皱征的预测价值独立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目前已知的冠心病危险因素[6]。一项纳入了31000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提示,耳垂褶皱征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2%,特异性为67%[7]。

为什么存在耳垂褶皱征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有人认为,耳垂和心脏的血供类似,均缺乏其他动脉的侧枝供应[8]。另有人认为,耳垂褶皱在儿童很少见,因此认为年龄导致的弹力纤维降解、微循环阻塞、细胞老化可能与耳垂褶皱的形成有关[9]。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