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自相残杀”?CD7靶点破解之路

2021-08-10 10:25 来源: 人民资讯

CAR-T“自相残杀”?CD7靶点破解之路

来源:药智网/笃行

8月6日,博生吉自主研发的自体CD7 CAR-T细胞注射液(PA3-17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成人复发/难治性CD7阳性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r/r T-ALL)。

T-ALL是一种侵袭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占成人ALL病例的20%。目前,对于T-ALL的治疗,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SCT)仅推荐用于首次复发但可能再次诱导达到完全缓解状态的患者,r/r T-ALL预后较差,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案。尽管FDA批准了奈拉滨用于治疗至少两种方案无效或复发的T-ALL,但奈拉滨尚未在我国上市,且CR率不足30%。CD7作为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靶点,CD7 CAR-T有望为r/r T-ALL患者提供新的治疗路径。

01

CD7和CD7 CAR-T

CD7是T细胞表面的高特异性靶点,与大多数T细胞血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包括幼稚T细胞肿瘤(T-ALL/LBL/NKT细胞白血病)和成熟T细胞肿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作为跨膜蛋白,CD7和抗体或者抗体衍生物结合后会迅速内化,这使得针对CD7分子的抗体非常适合作用药物运输工具。目前,针对CD7的开发主要集中于CAR-T疗法,但是,与靶向B细胞表面膜受体的CAR-T细胞疗法不同,靶向CD7的CAR-T疗法存在“自相残杀”的风险。

自相残杀的风险:与表达CD7的T细胞相同,CAR-T细胞也是一种T细胞,在细胞膜表面同样表达CD7,这一特征导致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拥有相同的靶点。因此,CD7 CAR-T不仅会杀灭CD7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亦会“误杀”同样表达CD7的CAR-T伙伴,最终导致CAR-T细胞被快速清除。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问题并不会发生在CAR-T回输入患者体内阶段,在CD7 CAR-T体外培养阶段,便已出现“自相残杀”的问题,最终导致CAR-T细胞的数量大幅降低。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