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外汉”到养鸽能手

王智园正在给鸽子喂食。
□郭侨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文/图
“我现在养了12000对种鸽,每月出栏乳鸽20000只,平均能卖9元一只。”日前,在仁寿县彰加镇楼影社区3组王智园的养鸽基地内,他算了一笔收入账,对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多年来,王智园扎根家乡,潜心创业,从“门外汉”变成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彰加镇是仁寿养殖乳鸽最早的乡镇,通过20余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存栏种鸽超25万对,年出栏商品乳鸽一千万只左右,养殖户达103户。喂养乳鸽成为彰加镇最大的支柱产业。
2009年,当时年仅22岁的王智园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开始养鸽子。“那时候抱着一腔热情,总以为什么事情都很简单。”王智园说,刚开始时,自己只养了2000对种鸽,结果在搬进新场地时,陆陆续续死了1200对左右。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王智园到处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养殖户,最终发现是因为新修的场地湿度太大,让鸽子们集体“感冒”了。
吃一堑,长一智。在养殖鸽子的道路上,王智园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为了观察鸽子长势,他开始吃住都在基地里,同时,详细记录鸽子的各种数据。空暇的时候,他就去请教专家或者自己上网学习。
年复一年,王智园的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他的基地规模也从2000对种鸽,扩展到现在的12000对。同时,他积极开拓销售市场,每年都将乳鸽销往全国各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很多乳鸽市场停止收鸽子,乳鸽价格大幅度下滑,很多养鸽户无法支撑。
见识到单打独斗的风险后,王智园牵头成立了仁寿县华仁鸽王专业合作社,带领全镇养鸽户提高乳鸽养殖品质,抱团发展,取消中间环节,规范养殖。
合作社成立后迅速开展工作,首先解决养鸽存在的环保问题。“我们对社员的养殖场逐户排查,要求养殖场必须进行规范的雨污分离,做到雨水不进入鸽场,鸽粪每天收集运走。”王智园说,同时,引进先进发酵技术,将鸽粪变成高质量有机肥,再分发给社员,用于农作物生产,最大化利用鸽粪。
为了解决品质问题,王智园带头拓展高端消费市场。在全国引进优质品种,逐步淘汰低质品种,且坚决做到原料喂养,决不使用饲料和激素,真正做到绿色养殖。
不仅提供技术和销售指导,王智园的基地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岗位。楼影社区54岁的村民刘泽均和妻子都在王智园的基地里负责喂养鸽子,工资每个月加起来有1.4万元左右,和以前在沿海务工收入差不多,两人都感到非常满足。
“我们正在积极向政府及相关部门申请加强冻库及初加工设施建设,以便于彻底解决养鸽市场价格波动大的风险问题。”王智园充满信心地计划着下一步。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 别把癌症误认为是黑痣,对照一下,5种方法帮你分辨!
-
东 东莞考试紧张焦虑怎么办?东莞考前焦虑症怎么解决?
-
澎 女网红直播喝农药自杀!“凶手”竟是…
-
人 脸上总出现3现象,小心已经被螨虫“当窝”,简单2方法清除!
-
人 有不少人将喝牛奶这件事“妖魔化”,其实只要身体合适怎么喝都行
-
人 “性生活”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5种,生活中别太开放
-
人 医生提醒:老年人经常补充这4种营养元素,或有益于身体健康
-
人 数据显示:南方人确实比北方人长寿!3大原因造就健康差异
-
医 这种“网红”病毒又来袭,无疫苗可预防,宝宝呕吐、腹泻要警惕
-
烽 48%新冠痊愈者面临新难题,日本第一个传来坏消息
-
中 "老寒腿"是因年轻时不穿秋裤?真相未必
-
萍 哪些水果“含糖高”,看完这个表格就知道,让你健康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