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泰安市财政筑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坚实基础

2021-11-15 17:05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泰安市财政加快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紧抓国家大力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契机,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指导合作社规范运行、高质量发展,推动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注重发挥各级选派第一书记和科技指导员作用,建立服务乡村振兴专家库,支持各类人才带技术、带项目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开展服务,为合作社注入发展活力。积极引导村党组织申报“惠农信贷通”、“强村贷”等强农惠农贷款项目,共发放贷款1726万元,撬动金融杠杆助推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有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村1639个、占总村数的46.16%,带动村均集体增收6.9万元,户均增收0.55万元。

开展“百企联百村”行动,引入工商资本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广泛动员、深入对接、双向选择,市县两级共确定324家企业和358个村结对联建,以产业联姻为支撑,统筹推进人才联培、文化联动、生态联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开展“十佳联建村企”评选,通过县乡初评推选、市级实地评审的方式,评选出“十佳联建村企”,示范引领村企展开高效联建,进一步激发村企联建活力。目前,全市280个产业联建项目投入运行,其中投资过亿的18个,带动就业1.2万人,村均增收18.97万元。

用好用活中央财政扶持资金,有效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将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统筹谋划,按照“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思路,综合考虑工作基础、区位条件、产业规划、带动能力等情况,先后把273个村纳入中央财政资金扶持范围,中央财政给予每个扶持村补助30万元,县市区配套20万元,每村共扶持50万元。依托村内传统产业,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科学确定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坚持资金资源统筹整合,探索镇域范围内“打包、捆绑”的方式,将扶持资金整合使用,发挥中央财政扶持资金聚合效应,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目前配套资金均已落实到位,213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并有序规范运营,共带动村民就业4242人,村均增收5万元。(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石汝刚 王慧婷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