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养伤有感:“关上一扇门,开了一扇窗”

2021-11-15 18:20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文|田茹

国庆节前,秋雨沥沥。上班途中,骑电动车的我不幸被外卖小哥追尾撞倒。年近半百,首次遭遇骨伤,问问医生有什么康复办法,医生笑着指点:回去耐心休养,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

从一个每天坚守“至少一万步“的运动达人,成为一名必须“卧病在榻”的伤员,我的心着实不能平静。脚上戴了护具,只能平躺或者高悬,晚上睡觉也要戴着护具,足部似有千斤重,当时琢磨,这或许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吧?不,应该还不如,能跳舞的话脚步还是有灵魂的,而我被伤的脚踝,早已不能自已,越挣扎就会越痛苦,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弃折腾,让它从从容容地放个大假。心绪安定了,身体也就渐渐地稳了下来。

留心父母老去的样子

一日三餐,都是需要人照顾的。老公工作忙,做饭的任务就落在了年迈的父母身上。之前从来没有近距离观察过父母的生活节奏,这期间,突然发现他们的衰老在我眼前活生生地展现:走路颤巍巍的,有时还带些拖沓的步子;记性不太好,刚刚说过的事情转头就忘了;反应迟缓了,做饭不能同时开两个炉灶;说话啰嗦了,同样的几句话,翻来覆去要说好几遍。从洗菜做饭到收拾卫生,差不多要花三个小时,即便这样,两个老人还是在絮絮叨叨间坚持做完,一个步骤都不少。

怎么就没有注意到父母的老去呢?父母年富力强的形象似乎在我脑海中生了根——父亲是医生,做手术,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大年三十上急诊,抢救一个吃炸丸子撑破了肚皮的小姑娘,一直忙活到初一……妈妈骑着大金鹿自行车,前面带着妹妹,后面带着我,车把上还挂着几个菜篮子……那时的他们正当年,奔波忙碌、脚步匆匆,什么时候就开始变老了呢?

以前,偶尔会嫌父母做事慢,还奇怪母亲为什么不能提高效率。现在,静心看着他们的微镜头:分分钟都不闲着,有时会分个神,停下来寻思一会儿,再拾起手中的活儿。木心的《从前慢》,回味的是生活原本的样子;父母的现在慢,是时间老人把时光揉碎,放缓了节奏,让他们从容地体味余生。慢有慢的妙处,如今,这些动人的场景如绣花般,已经精雕细琢地镌刻于我的脑间了。我知道,以后凡事不能再催促他们了,不能老是沉浸于他们依然年轻的幻想中。我能做的,是和他们相处时放弃自己的急躁和武断,让自己沉下心,耐心地融入他们的节拍,陪着他们一起老去。在某个冬日的午后,给他们读一首叶芝的诗: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昏沉;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