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海南文昌市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推动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1-11-30 14:16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在欧阳吉隆看来,产业园建设既有多年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面临着水产养殖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部分养殖池塘设施老化,池底淤泥累积,塘埂坍塌漏水严重。池塘进排水沟渠、道路、电路等公共设施亟须改造。这些问题既增加了养殖风险,也造成对扩大产业规模、推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升品质的限制。

针对这种状况,园区按照“集中连片、健康高效、进排分离、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环境美化”的要求,开展池塘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对池塘塘埂、道路、进排水、护坡、渔业装备、尾水设施开展升级改造,建成标准化养殖池塘和生态养殖小区6处,大幅提高了养殖池塘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率、管理效率。

在南美白对虾、罗非鱼产业带,产业园重点示范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物絮团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陆基圆形槽等集约化设施养殖模式,建立“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推广基地”,鼓励引导近海养殖污染退养户入园养殖。“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要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样板,辐射带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广泛应用,助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欧阳吉隆说。

目前,曾广能从近海退养后,已经迁入产业园厂房养殖,“在上下两层的楼房里养鱼,再也不用担心鱼塘里的鱼被海水冲走了。”

对养殖户翁文明来说,集约化养殖的另一个好处是大家都可以通过一个信息平台,更及时地获取鱼虾的病害或养殖中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据介绍,针对水产养殖对水质的要求,产业园正在建设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测温度、溶解氧、pH值、电导率、水质浊度等参数,并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按照养殖物生长的各项指标要求,进行自动化的控制调节水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养殖。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常力强

来源:中国农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